异数承明少。结宸知、席前片语,一麾江表。
那信沧桑成隔世,蠡泽胥疏送老。
便溷迹、渔樵原好。
勉为苍生还再起,爱甘棠、余荫人称道。
旋投绶,乞身早。旧京意外游踪到。
遽相逢、白头师弟,掀髯一笑。
莫问玉堂天上梦,往事已荒秋草。
喜晚节、家风仍绍。
璧水重春真济美,卜传经、伏胜留秦皓。
举尊酒,用相劳。
异数承明少。结宸知、席前片语,一麾江表。
那信沧桑成隔世,蠡泽胥疏送老。
便溷迹、渔樵原好。
勉为苍生还再起,爱甘棠、余荫人称道。
旋投绶,乞身早。旧京意外游踪到。
遽相逢、白头师弟,掀髯一笑。
莫问玉堂天上梦,往事已荒秋草。
喜晚节、家风仍绍。
璧水重春真济美,卜传经、伏胜留秦皓。
举尊酒,用相劳。
这首词由清末近现代初的夏孙桐所作,名为《金缕曲》,是为门人张宜仲自江右归来而作。词中充满了对张宜仲重游泮水之年的感慨与喜悦,以及对其先祖曾经在此地担任要职的追忆。
词的开篇“异数承明少”,表达了对张宜仲此次归来,仿佛是命运中的特殊安排,使得他能够再次回到熟悉的地方。接着,“结宸知、席前片语,一麾江表”描绘了张宜仲在席间的一番话,如同君王的旨意,指引着他前往江表(泛指江南地区),展现了他对地方治理的重视和期待。
“那信沧桑成隔世,蠡泽胥疏送老”两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张宜仲可能面临的老去之忧。然而,“便溷迹、渔樵原好”则转而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隐逸生活的态度,强调了张宜仲即使在官场中有所作为,内心依然追求自然与宁静的生活。
“勉为苍生还再起,爱甘棠、余荫人称道”表明了张宜仲虽有退隐之意,但为了百姓福祉,再度出仕的决心。他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赞誉,尤其是对“甘棠”的喜爱,象征着他对人民的爱护和对官德的坚守。
“旋投绶,乞身早”描述了张宜仲最终选择辞官归隐,体现了他对个人自由和精神追求的重视。“旧京意外游踪到”则提到了张宜仲意外回到了京城,与老友重逢的情景。“遽相逢、白头师弟,掀髯一笑”描绘了两人久别重逢时的喜悦与亲切,通过“掀髯一笑”这一细节,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莫问玉堂天上梦,往事已荒秋草”表达了对过去官场生涯的回忆,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的淡然态度。“喜晚节、家风仍绍”则赞美了张宜仲晚年仍然保持家族优良传统,体现了他对家族荣誉和道德传承的重视。
最后,“璧水重春真济美,卜传经、伏胜留秦皓”可能是指张宜仲在教育或文化传承方面做出了贡献,使后人受益。“举尊酒,用相劳”则是对张宜仲此次归来,与朋友们欢聚一堂,共享佳酿,相互慰藉的美好场景的描写。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展望,通过对张宜仲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现了其人格魅力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蕴含了对传统文化和家族传统的尊重与传承。
执手交期终此地,生游胜事起今年。
乌纱一幅青天下,画楫双支绿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