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残腊。绽缃梅满树,半开微合。
懒斗春园,小白长红,只爱新兴蜜蜡。
郁金堂外模糊见,贪耍学、厌禳妆法。
惹绿窗、镇日昏黄,错认熏香睡鸭。
曾有个人云鬓,摘盈盈半朵,和笑低插。
戏骂花枝,何物檀奴,也上香蝉斜压。
如今人去花何用,索性把、花枝齐搯。
搅斜阳、别样心情,且唤浇愁蛮榼。
霜天残腊。绽缃梅满树,半开微合。
懒斗春园,小白长红,只爱新兴蜜蜡。
郁金堂外模糊见,贪耍学、厌禳妆法。
惹绿窗、镇日昏黄,错认熏香睡鸭。
曾有个人云鬓,摘盈盈半朵,和笑低插。
戏骂花枝,何物檀奴,也上香蝉斜压。
如今人去花何用,索性把、花枝齐搯。
搅斜阳、别样心情,且唤浇愁蛮榼。
这首《疏影·黄梅》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一幅霜天残冬中,黄梅绽放的生动画面。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黄梅在霜天中的独特魅力,以及与之相关的细腻情感。
词的开头“霜天残腊”,点明了季节背景,寒冷的冬日里,霜雪覆盖大地,万物萧瑟。接着“绽缃梅满树”,描绘出黄梅在冬末春初之际,虽非百花争艳之时,却独自绽放的景象。“半开微合”则细腻地刻画了黄梅开放时的形态,既不完全盛开也不完全闭合,展现出一种含蓄而优雅的姿态。
“懒斗春园,小白长红,只爱新兴蜜蜡”一句,通过对比春园中其他花卉的热闹与繁复,强调了黄梅的独特魅力,它不与群芳争艳,只爱自己新生的蜜蜡色花朵,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
“郁金堂外模糊见,贪耍学、厌禳妆法”描绘了黄梅在郁金堂外的朦胧景象,仿佛是被雾气笼罩,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朦胧之美。同时,“贪耍学、厌禳妆法”则暗示了黄梅在自然状态下的自在与随性,不刻意装扮,却自有其独特的风韵。
“惹绿窗、镇日昏黄,错认熏香睡鸭”一句,将黄梅与绿窗、昏黄的光线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伤的氛围。黄梅的存在,让原本昏黄的绿窗变得生动起来,甚至让人误以为是熏香中的睡鸭,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接下来,“曾有个人云鬓,摘盈盈半朵,和笑低插”描绘了一位女子摘取黄梅半朵,插于发间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情趣与浪漫色彩。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人物形象的生动性,也体现了黄梅在人们心中的美好印象。
“戏骂花枝,何物檀奴,也上香蝉斜压”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黄梅以生命,表现了对黄梅的欣赏与喜爱之情。黄梅不仅被女子戏弄,还被檀奴(可能指某种装饰品)与香蝉(可能象征着时间或季节的变化)所衬托,展现出黄梅在不同情境下的多面性与生命力。
最后,“如今人去花何用,索性把、花枝齐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即使人已离去,黄梅依然存在,词人选择将花枝齐搯,或许是在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搅斜阳、别样心情,且唤浇愁蛮榼”则是全词的情感高潮,通过夕阳的余晖与酒杯的碰撞,表达了词人在面对离别与时光流逝时的复杂心情。借酒浇愁,试图在自然美景中寻找到一丝慰藉与解脱。
综上所述,《疏影·黄梅》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黄梅在冬末春初的独特魅力,以及与之相关的人文情感与哲思。词中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脱难旋疆里,行歌入宋中。
阴阳双转毂,天地一飞蓬。
忆昨遭拘絷,悲伤途路穷。
邹生犹雨雹,列子竟乘风。
归作墟中叟,来从河上公。
壶觞聊假日,村坞坐书空。
卜筑刘园丽,芳菲汉苑通。
冬亭饶雾露,阳井下霜虹。
候煖冰桃熟,林空晚杮红。
玉芝穿曲槛,青筱蔽虚栊。
乐极悲心发,时违感慨雄。
古人随蔓草,吾道付冥鸿。
去鲁情难忍,游梁迹岂同。
重思窃符子,揽泪宋门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