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何得之先生》
《挽何得之先生》全文
元 / 马祖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手织乌纱日卖钱,全家閒住五云边。

伏生有女书空在,伯道无儿世共怜。

北市行歌花烂熳,西亭坐啸月婵娟。

少微光气今年闇,知是诗随过海船。

(0)
鉴赏

这首元代马祖常所作的挽诗《挽何得之先生》,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感慨。首句“手织乌纱日卖钱”,生动地展现了何得之先生生前的劳碌生活,通过亲手编织乌纱帽并以此换取生活所需,体现了其生活的艰辛与自力更生的精神。接下来,“全家閒住五云边”一句,既是对先生家庭生活的描述,也暗含着对先生居住环境的美化,暗示其虽身处平凡,却心怀高远。

“伏生有女书空在,伯道无儿世共怜”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先生身后无人继承的惋惜之情。伏生,指汉代学者伏胜,此处借指何得之先生;“有女书空在”,意为先生虽有女儿,但已不在人世,留下的是精神与学问的传承;“伯道无儿”,出自《三国志》中的故事,指无子嗣的悲哀,这里用来表达世人对何得之先生无后之痛的同情。

“北市行歌花烂熳,西亭坐啸月婵娟”描绘了先生生前的生活场景,北市的繁华与西亭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先生生活的多面性,也寄托了对其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最后,“少微光气今年闇,知是诗随过海船”则表达了对先生逝世的哀悼与怀念,少微星的黯淡象征着先生的离去,而“诗随过海船”则暗示着先生的作品将随着时间的流逝,如同船只穿越大海,传遍四方,成为永恒的记忆。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何得之先生生前生活、性格特点及逝世后的哀思的细腻描绘,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作者介绍
马祖常

马祖常
朝代:元   字:伯庸   籍贯:元代色目   生辰:1279~1338

  经历: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猜你喜欢

次韵六和塔秀江亭璧閒留题

江外参差列万山,我家深在万山间。

好山正不用钱买,但要未老身先闲。

长江比愁终似少,江水能回愁不了。

扁舟何日过西陵,鄮山佳处吾归老。

(0)

倅厅云水亭

山绕澄江江绕城,水云径接海冥冥。

万家曲折在吾目,一郡登临属此亭。

今日诗题随处有,几番醉眼望中醒。

风流郑老知何在,回首苍茫岛屿青。

(0)

娄忠简公挽词·其四

寮寀侍储闱,如公久任稀。

载欣商皓起,终惜汉疏归。

问字烦参订,谈经赖发挥。

一书真总要,星日重光辉。

(0)

周左司挽词·其一

从政心无愧,敢言人所难。

精忠忧世切,清节照人寒。

交臂失持橐,乞身终考槃。

老成今已矣,西望涕汍澜。

(0)

次赠少微兄韵

汪楼比屋古城隅,彼此清贫不愿馀。

南阮诸贤今有几,东床佳婿竟谁如。

归乡年亦非全老,对酒情犹未觉疏。

来往两家无倦色,此身端合老犁锄。

(0)

刘德修右史去国示所和从父东溪及杨子直诗走笔次韵·其三

阁下相期久,山中把酒稀。

未能容我去,又复送君归。

柱史宁终隐,威颜暂咫违。

壮心谁与语,看剑一灯微。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