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已尽庭栖乌,将子八九名相呼。
曲房沈沈绮疏闭,流苏宝帐宵眠孤。
一啼烛泪红珠滴,再啼月落青林黑。
啼到天明窥镜奁,乌头未白人头白。
白日已尽庭栖乌,将子八九名相呼。
曲房沈沈绮疏闭,流苏宝帐宵眠孤。
一啼烛泪红珠滴,再啼月落青林黑。
啼到天明窥镜奁,乌头未白人头白。
这首清代诗人允礼的《乌夜啼》描绘了一幅夜晚闺中独寝的画面。首句“白日已尽庭栖乌”以乌鸦归巢暗示夜幕降临,紧接着“将子八九名相呼”以拟人手法写出乌鸦的叫声,仿佛在呼唤同伴,反衬出主人公的孤独。接下来,“曲房沈沈绮疏闭,流苏宝帐宵眠孤”描述了女子居住的深闺,华美的床帐与寂静的夜晚形成对比,凸显她的孤单。
“一啼烛泪红珠滴,再啼月落青林黑”通过乌鸦的连续啼叫,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和凄凉,同时借烛泪和月落的意象,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哀愁。最后两句“啼到天明窥镜奁,乌头未白人头白”,以乌鸦的啼声直到天明,象征着女子一夜无眠,青春流逝,乌鸦尚能保持原色,而人的青春却在忧虑中迅速消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乌鸦为引,寓情于景,展现了女子孤独寂寞的生活状态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绍兴乙卯选贤时,弋水鸣琴有去思。
文石对扬言动听,演纶无愧改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