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生癖文字,取证惟古人。
不能媚俗好,末意将安陈?
京华二三月,花木争好春。
挺然见孤秀,松盖何轮囷。
休文君故交,佩服逾带绅。
熟耳未觌面,犹疑私所亲。
相将过高室,市远门无尘。
夕翳汛林翠,鸟雀空阶驯。
古貌澹酬接,葛天非近民。
已令区区意,化滓还大淳。
予生癖文字,取证惟古人。
不能媚俗好,末意将安陈?
京华二三月,花木争好春。
挺然见孤秀,松盖何轮囷。
休文君故交,佩服逾带绅。
熟耳未觌面,犹疑私所亲。
相将过高室,市远门无尘。
夕翳汛林翠,鸟雀空阶驯。
古貌澹酬接,葛天非近民。
已令区区意,化滓还大淳。
此诗《赠潘孝廉丈德舆即送其还淮安四章(其一)》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潘孝廉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归乡之情的理解与感慨。
首句“予生癖文字,取证惟古人”表明诗人自幼酷爱文学,以古代文人为榜样。接着“不能媚俗好,末意将安陈?”表达了诗人不愿迎合世俗,坚持自我风格的态度。
“京华二三月,花木争好春”描绘了京城春天的美景,花木竞相开放,生机勃勃。诗人通过这一景象,引出下文对友人的赞美:“挺然见孤秀,松盖何轮囷。”松树以其独特的姿态展现出高洁的风骨,如同友人品德的象征。
“休文君故交,佩服逾带绅”提到友人潘孝廉是诗人旧识,其品德高尚,令人敬佩。诗人虽未曾谋面,却早已心生亲近之感。
“熟耳未觌面,犹疑私所亲”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即使未曾相见,也仿佛是老朋友一般。
“相将过高室,市远门无尘”描绘了友人归乡的情景,远离喧嚣的城市,回归宁静的生活环境。
“夕翳汛林翠,鸟雀空阶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预示着友人归乡后的平静生活。
“古貌澹酬接,葛天非近民”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希望友人能像古代的葛天氏一样,远离尘世的纷扰,过上简单自在的生活。
最后,“已令区区意,化滓还大淳”总结了诗人的情感,表示友人的归乡之举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更加崇尚淳朴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归乡情景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简单、纯净生活的向往。
宫梅扑地白毡班,细柳结烟金缕繁。
春华年年来不已,人生七十半衰残。
少时豪放犹不敌,何况羁栖落荆蛮。
囊中琵琶金凤闲,古曲情深属谁弹。
病目矇矇对荒山,东风有意为掩关。
弃置万事一梦还,江湖水生愁夜寒。
长庚谢馀炎,大火躔西极。
开轩对朝雨,拭目看秋色。
云空相晦明,风缕乍斜直。
声繁自飘萧,势急勿淙激。
方塘潜浪潮,万瓦乱珠射。
巢燕倦翩翩,庭芜长纷籍。
闲花洗幽素,秀木舞凉碧。
清气醒筋骸,馀爽入几席。
迹希蒋诩径,兴高陶令宅。
绕郭听欢声,登秋饱丰泽。
良辰感孤宦,念我久行客。
穷年不自乐,心迹雨何益。
功名羞诡奇,岁月易类斥。
圣人堂有奥,大道坦可适。
胡为世俗间,区区较寻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