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农家世贱贫,一门相继亦簪绅。
当知来处非今日,莫学诗人只为身。
我本农家世贱贫,一门相继亦簪绅。
当知来处非今日,莫学诗人只为身。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己家庭贫寒的自嘲,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不为个人利益所累的心态。开篇“我本农家世贱贫,一门相继亦簪绅”两句,直白地写出诗人的家族背景,是一个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农家。但这并不仅仅是对物质状况的描述,更是对精神状态的一种隐喻。接着“当知来处非今日,莫学诗人只为身”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现状的超然与解脱。诗人提醒自己和读者,要认识到现在所处的环境和今天的情况并不相同,这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思,也是一种生活智慧的体现。而“莫学诗人只为身”则更深一步,指出不应像某些诗人那样,只顾个人得失,而应该有更宽广的视野和关怀。这两句通过对比和警示,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的思考,是诗中思想情感的深层展现。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溪有蛟兮山有虎,欲往从之道应阻。
崩云堕地猿玃愁,腥风吹衣髑髅语。
花开静树自为春,木落深林响如雨。
斩蛟烈士呼不闻,骑驴老人去何许。
溪山良是村郭非,抚卷茫然心独苦。
日月徒为昼夜宾,江山本是兴亡主。
先生岁晚早归来,还使居民有环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