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居寂寥与世如隔是非不到荣辱两忘因忆秋崖工部尝教以我爱山居好十诗追次其韵聊写穷山之趣·其二》
《山居寂寥与世如隔是非不到荣辱两忘因忆秋崖工部尝教以我爱山居好十诗追次其韵聊写穷山之趣·其二》全文
宋 / 吴锡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我爱山居好,蔬畦间莳花。

笕泉归爨舍,篝火乞邻家。

茁嫩猫头笋,焙芳雀舌茶。

野人曾拜号,何用给黄麻。

(0)
翻译
我喜爱山居生活,喜欢在菜园里种花。
从竹笕中汲取泉水回炊房,借邻居的篝火煮茶。
新鲜的猫头笋生长旺盛,烘焙出雀舌般的茶叶清香。
我这个乡野之人曾被尊称为某号,何需再用黄麻来表达敬意。
注释
我:第一人称代词,指诗人自己。
蔬畦:菜园。
莳:种植。
笕泉:竹笕引来的山泉。
爨舍:炊房,烧火做饭的地方。
篝火:野外的火堆。
茁嫩:生长得茂盛而嫩绿。
猫头笋:一种野生的竹笋。
焙:烘焙。
雀舌茶:形容茶叶细小如雀舌。
野人:乡村居民,自谦之词。
拜号:被授予某种称号或尊称。
给:给予,这里表示需要或接受。
黄麻:古代的一种植物纤维,用于制作绳索或纸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山居生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开篇“我爱山居好,蔬畦间莳花”直接表明了诗人的情感倾向,喜欢在田野间种植莲花的山中生活。

“笕泉归爨舍,篝火乞邻家。”这里的“笕泉”指的是清澈的泉水,“爨舍”则是简陋的住所。诗人将泉水引入居所,表明了对自然的依赖和亲近。而“篝火乞邻家”则描绘了一种自给自足又不孤单的生活状态,通过邻里间互相帮助点燃火堆,展现了诗人对于社区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茁嫩猫头笋,焙芳雀舌茶。”中,“茁嫩”形容竹笋的嫩绿色泽,通过对比猫头,突出了竹笋的鲜美与独特。同时,“焙芳”和“雀舌茶”则是诗人对生活中细节的享受,其中“雀舌茶”更是一种特殊的茶叶形状,被赋予了诗意。

最后两句“野人曾拜号,何用给黄麻。”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这里的“野人曾拜号”可能是指野人曾经有过某种称谓或名号,而“何用给黄麻”则暗示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漠,黄麻通常用于捆绑,诗中使用此物象征着世俗的束缚。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和意境的营造,展现了一种与世隔绝、超然物外的山居生活美学。

作者介绍

吴锡畴
朝代:宋   字:元伦   号:兰皋   籍贯:徽州休宁   生辰:1215—1276

(1215—1276)徽州休宁人,字元伦,一作元范,号兰皋。吴儆从孙。精研理学。有《兰皋集》。 
猜你喜欢

送日本合上人

夜来归梦绕乡关,沧海何曾碍往还。

有问大唐天子国,为言睹史在人间。

(0)

次赵清献公诗

南极星临释子家,杳然十里税青华。

公年自尔增仙籍,几度龙泓诗贡茶。

(0)

和章阳叔见寄二首·其一

休将水乳试鹅王,妙识醇醨别有方。

本地不消春气力,灵枝劫外有馀芳。

(0)

偈颂七十六首·其四十五

觉性海中,圆无不融。闻时富贵,见后贫穷。

穷则变,变则通,草鞋狞似虎,拄杖活如龙。

(0)

云谷粹长老赞

閒如云,虚如谷。岁晚一庵,湖山千簇。

师资相忘,古灵何必拊背。

动静无间,茶陵空自跌足。

一味卷舌冥怀,付与松风度曲。

玉几如此抑扬,也是唤么作六。

(0)

小师清默请赞

直如钩,曲如弦。拍盲使去,罔测其然。

不解深跧,强出人前。默然兮意传更待驴年。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