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度飕飕响碧霄。峥嵘秋色满蘅皋。
时来小院飘疏箨,复向长河卷怒涛。
松谡谡,竹萧萧。薄罗衾冷梦无聊。
那堪对此凄清候,独坐幽窗读离骚。
几度飕飕响碧霄。峥嵘秋色满蘅皋。
时来小院飘疏箨,复向长河卷怒涛。
松谡谡,竹萧萧。薄罗衾冷梦无聊。
那堪对此凄清候,独坐幽窗读离骚。
这首《鹧鸪天·秋风》由清代诗人沈榛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
首句“几度飕飕响碧霄”,以秋风的呼啸声起笔,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深远的氛围。接着,“峥嵘秋色满蘅皋”一句,点明了秋天的景色,满眼是高耸挺拔的秋色,充满了生机与壮丽。
“时来小院飘疏箨,复向长河卷怒涛”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小院中竹叶随风轻飘的宁静画面,另一方面则展现了长河上波涛汹涌的动态景象,动静结合,生动地展现了秋日的多面性。
“松谡谡,竹萧萧”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秋风中的自然景观,松树与竹子在秋风中摇曳生姿,发出沙沙的声音,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意境。
“薄罗衾冷梦无聊”一句,转而描写人物情感,通过描述主人公在寒冷的夜晚难以入眠的情景,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那堪对此凄清候,独坐幽窗读离骚”两句,将个人情感推向高潮。面对如此凄清的秋夜,诗人只能独自坐在幽暗的窗户前,借读《离骚》来排遣心中的愁绪。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自我慰藉的方式。
整体而言,《鹧鸪天·秋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自然风光,同时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蘋波画桨,荡春魂无定。刬地杨花扑香径。
听橹声摇过,斟酌桥西,蓦一阵、飞起鸳鸯红冷。
天然图绘好,洛浦明珠,临水芙蕖倍娇靓。
软语试商量,得作篙师,便犊鼻从伊都肯。
又残照催人乍归船,早眉月弯环,前溪相等。
奇福到书生,乍飞来、一段昭陵清供。
文石美中山,流传少、五字须勘骑缝。
名流点笔,品题殊似金人捧。
蓦地红鹅,三宝失缸面,酒醒如梦。
多情频遇良朋,许延津剑合,漓江珠贡。
入手乍重看,论波磔、同是艺林南董。台莱作诵。
刚刚五两轻风送。
比例来禽,腾棐几朗若,三星齐供。
西江才子,是早游京国,翩翩风度。
荐入鸿科初报罢,直向瀛洲联步。
龙堆秉节,闽峤乘轺,文学矜奇遇。
量沙聚米,登高何止能赋。
行役几首新诗,旧京风景,到眼皆成句。
大雅舂容诗律细,高出随园数武。
劫火频经,零缣犹在,付与袁临汝。
中天文物,穆然开卷重睹。
才人裙屐。只一榻草庐,都成名迹。
息影树阴,念往尚书殷勤植。桐花已占风流席。
又写入、枫江蓑笠。竹垞高唱,迦陵续咏,墨华犹渍。
当日。大科盛事,笑渔父、也入玉堂簪笔。
雅意钓游,久厌承明迟归楫。西园东壁人谁识。
莫更问、城南城北。只余第四桥边,一溪弄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