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多君子,郊原景尚雄。
舟行淇水上,人在邶风中。
酒不荒商邑,琴犹记楚宫。
孟津在何处,无语对征鸿。
卫国多君子,郊原景尚雄。
舟行淇水上,人在邶风中。
酒不荒商邑,琴犹记楚宫。
孟津在何处,无语对征鸿。
这首元代诗人陈孚的《卫州》描绘了卫国之地的君子风范和壮丽景色。首句“卫国多君子”,赞美了当地人的品德高尚,暗示出浓厚的文化气息。接着,“郊原景尚雄”进一步强调了卫地广阔的自然风光和雄浑的气势。
“舟行淇水上”,通过舟行的画面,展现了淇水的流动之美,也暗寓了诗人旅途中的行踪。而“人在邶风中”则借用了古代诗歌的意象,使人仿佛置身于古老的《诗经·邶风》情境之中,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深远影响。
“酒不荒商邑,琴犹记楚宫”,这两句表达了卫地虽历经变迁,但传统的饮酒文化和音乐艺术依然流传,体现了地方文化的延续性。最后,“孟津在何处,无语对征鸿”以疑问收尾,诗人望着远方的征鸿,似乎在思考卫州的历史变迁,以及自己与孟津(古渡口)的联系,留下了一抹淡淡的怀旧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了卫州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底蕴,情感深沉而富有韵味。
秋风忽起飘井桐,白凤西飞紫凤东。
何处思君最凄断,流泉潺湲秦望峰。
秦望高兮烟霭重,我持明月照鸿濛。
云间夏后金书在,松下秦皇玉辇空。
遥望庐山倚南斗,三石梁边君隐久。
阴符宝剑与何人,玉麈青莲应在手。
几宵乘月弹瑶琴,寄我潇湘帝子吟。
梅花乱落云门寺,经岁相思未嗣音。
此日登高眺东海,日出天台佳气在。
黄屋将浮碣石来,紫芝尚向商山采。
采紫芝兮使心愁,功名让与屠沽流。
仙人肌体如冰雪,姑射山中自可留。
张公画鹰胜画马,兰竹尤精知者寡。
兰师乃是程六无,竹亦仲昭始能写。
写成辄乞我题诗,墨花如雨争淋漓。
我欲学兰兰不就,馨香难寄所相思。
多日湘累音响绝,紫茎绿叶无人说。
枝枝画出亦离骚,彷佛潇湘见风雪。
兰膏细共露华滴,兰芽乱向春泥茁。
稏兰一箭五十花,罗浮生长美人家。
花多人疑是蕙草,花少乃是真兰葩。
为兰为蕙总芳芬,兰蕙繇来本一身。
画手写多休写少,一花即是一幽人。
神仙中人谁不羡,羡子朱衣方拭面。
点漆凝脂是右军,瑶林玉树如王衍。
日日弹棋用拂巾,时时作草多团扇。
新诗更播宝安城,前辈风流不敢轻。
太白最能歌进酒,张衡还解赋同声。
我过每谈风雅旨,三闾婉顺真君子。
谁道离骚乃变风,可怜忠原心无己。
遗音千载有君知,日日弦歌是楚辞。
为言乃祖多忠愤,苍梧昔逐翠华迟。
事去捐躯沉桂水,愁来作赋续湘累。
大节表扬犹未得,求予作传传京国。
每闻人诵怀沙篇,感念先臣泪沾臆。
今朝娶妇思承宗,敬尔威仪玉帛从。
婿如葛勃应无恨,女得陈丰复有容。
纱扇披时惊似月,香车乘处喜如龙。
为君敬进新婚箴,性情之际难处心。
令祖争光同日月,慈孙继志在高深。
燕婉定知长不惑,忠贞自此世相寻。
《赠陈药长》【明·屈大均】神仙中人谁不羡,羡子朱衣方拭面。点漆凝脂是右军,瑶林玉树如王衍。日日弹棋用拂巾,时时作草多团扇。新诗更播宝安城,前辈风流不敢轻。太白最能歌进酒,张衡还解赋同声。我过每谈风雅旨,三闾婉顺真君子。谁道离骚乃变风,可怜忠原心无己。遗音千载有君知,日日弦歌是楚辞。为言乃祖多忠愤,苍梧昔逐翠华迟。事去捐躯沉桂水,愁来作赋续湘累。大节表扬犹未得,求予作传传京国。每闻人诵怀沙篇,感念先臣泪沾臆。今朝娶妇思承宗,敬尔威仪玉帛从。婿如葛勃应无恨,女得陈丰复有容。纱扇披时惊似月,香车乘处喜如龙。为君敬进新婚箴,性情之际难处心。令祖争光同日月,慈孙继志在高深。燕婉定知长不惑,忠贞自此世相寻。
https://shici.929r.com/shici/fURblpqK.html
黄鹄在天地,一举知圆方。
游仙未解忧,时时思故乡。
志士贵成仁,松乔非我良。
众人树苦桃,君兰实不成。
众人重鱼目,君珠黯无光。
游艺为丹青,山川日徬徨。
晻霭如鬼神,云霞出中肠。
离忧翳萝木,阳谷不垂光。
麇麚方慕类,与子聊低昂。
昨冬冱寒时,方舟同入越。
君望赤城霞,我弄耶溪月。
月出香垆峰,光摇东海雪。
美人吹紫箫,一曲梅花发。
梅花犹满林,君唱怀归吟。
未游云门寺,遽别天姥岑。
可怜双白鹤,相送吴江浔。
冉冉芳春晚,桃李皆成阴。
贫女无刀尺,谁裁鸳鸯衾。
素丝亦易染,孤凤难为音。
愿言秉贞洁,黾勉同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