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起高兴,不惜马首东。
沙边一著眼,翠光已浮空。
踏遍桑柘村,所向渐不同。
溪细山疑合,谷转路始穷。
莹净白玉界,芬馥青莲宫。
元知境过清,乘春乃昭融。
尚馀半残花,伴我酒颊红。
拂石爱少藓,披林怯多风。
安得身无事,来对禅寂翁。
虑沉灯影外,慧发鸟声中。
庶遂老岩壑,此行太匆匆。
名山起高兴,不惜马首东。
沙边一著眼,翠光已浮空。
踏遍桑柘村,所向渐不同。
溪细山疑合,谷转路始穷。
莹净白玉界,芬馥青莲宫。
元知境过清,乘春乃昭融。
尚馀半残花,伴我酒颊红。
拂石爱少藓,披林怯多风。
安得身无事,来对禅寂翁。
虑沉灯影外,慧发鸟声中。
庶遂老岩壑,此行太匆匆。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名山游历的景象和心境。诗中“名山起高兴,不惜马首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不惜财物以追求山水之乐的情操。“沙边一著眼,翠光已浮空”则是说诗人在沙滩上稍作停留,便已被天上的翠绿光芒所吸引,显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和喜悦。
“踏遍桑柘村,所向渐不同”意味着诗人在游历过程中,不断地穿行于桑树和柘树成荫的小村之间,每一个方向都有不同的风景。接下来,“溪细山疑合,谷转路始穷”则描绘了溪流的细小,山峦交错如同合拢,以及谷道蜿蜒曲折,道路渐渐变得狭窄和偏僻。
“莹净白玉界,芬馥青莲宫”中的“莹净白玉界”形容的是清澈如玉的境界,而“芬馥青莲宫”则是指香气浓郁,如同翠绿荷花盛开的佛寺。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对高洁、纯净之地的向往和赞美。
“元知境过清,乘春乃昭融”说明了诗人早就知道这个地方景色超群,而选择在春天来到这里,以享受这份明媚与融合。“尚馀半残花,伴我酒颊红”则是说春天的花朵尚且留有几分,和诗人一起品味着那份酒意中的喜悦。
“拂石爱少藓,披林怯多风”表达了诗人在山间行走时,不愿触碰到地面的苔藓,因为它们生长缓慢而珍贵;同时,他也害怕穿行于林中太多的风中,这些细节展示了诗人的细腻情感和对自然的尊重。
“安得身无事,来对禅寂翁”则是诗人希望自己能够无忧无虑地面对一位沉默不语的禅师,而“虑沉灯影外,慧发鸟声中”意味着诗人的思绪在静谧的夜晚,不受灯光影响,而是在听到了鸟鸣之后,智慧和领悟才得到启示。
最后,“庶遂老岩壑,此行太匆匆”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安然地度过晚年于山石之间,对这次匆匆忙忙的旅行感到有些遗憾。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心境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意境。
九日登高是故常,只今何事负年芳。
紫萸欲佩凭谁系,黄菊无人只自香。
开拓愁边须酒阵,包罗风景入诗囊。
遥应亲老持杯夜,肴核横陈画烛光。
君不见有唐元结守舂陵,湘湖一道盗纵横。
独元所治一无犯,镇抚孤垒如金城。
又不见祁公曾作乾州牧,移镇凤翔何迅速。
两州之民境上争,先把州麾后钧轴。
使君来莆全似元,精明旗帜张辕门。
威风惠雨相劘拂,鼠辈不敢闯吾藩。
使君去莆仍似杜,截镫遮留喧道路。
吾莆赤子方有依,泉何为者争吾父。
我将软语劳莆人,此地幸与泉为邻。
刁斗相闻邹近鲁,瘠肥不比越视秦。
使君风采压人望,莆亦倚泉为保障。
渠魁缚致藁街前,四野腥膻行涤荡。
长淮以北多风埃,社稷正倚经纶才。
出平西贼入衮绣,一韩一范何人哉。
书生自顾老无力,不能从公取俘馘。
愿将诗颂纪中兴,浓墨大字书浯石。
《送莆守赵孟坚汝固司舶温陵》【宋·王迈】君不见有唐元结守舂陵,湘湖一道盗纵横。独元所治一无犯,镇抚孤垒如金城。又不见祁公曾作乾州牧,移镇凤翔何迅速。两州之民境上争,先把州麾后钧轴。使君来莆全似元,精明旗帜张辕门。威风惠雨相劘拂,鼠辈不敢闯吾藩。使君去莆仍似杜,截镫遮留喧道路。吾莆赤子方有依,泉何为者争吾父。我将软语劳莆人,此地幸与泉为邻。刁斗相闻邹近鲁,瘠肥不比越视秦。使君风采压人望,莆亦倚泉为保障。渠魁缚致藁街前,四野腥膻行涤荡。长淮以北多风埃,社稷正倚经纶才。出平西贼入衮绣,一韩一范何人哉。书生自顾老无力,不能从公取俘馘。愿将诗颂纪中兴,浓墨大字书浯石。
https://shici.929r.com/shici/czwAh5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