阖闾城外闪旌旗,荡寇楼船十万师。
为问幕中诸上客,何人不揖羽林儿。
阖闾城外闪旌旗,荡寇楼船十万师。
为问幕中诸上客,何人不揖羽林儿。
此诗描绘了一幅古代战争场景,通过“阖闾城外闪旌旗,荡寇楼船十万师”两句,展现了战场的宏大与紧张气氛。旌旗飘扬,楼船众多,十万大军蓄势待发,预示着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展开。
后两句“为问幕中诸上客,何人不揖羽林儿”,则转向对将领们的提问,暗示了在这样的战场上,即使是幕僚中的高层,也难以避免向英勇的士兵致敬的情景。这里的“羽林儿”可能指的是英勇的士兵或将军,整个诗句流露出对战场英雄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战争中将领与士兵之间相互尊重的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战争的场面,更深入探讨了战争中的人际关系和精神风貌,展现了中国古代军事文化中的一种独特韵味。
碧宇净若空,孤轮势欲脱。
廓落四远顾,真能鉴毫末。
星河且尚稀,氛埃岂不豁。
独念斯人心,幽忧莫能拨。
我随君子俦,把酒临□□。
襟期共照耀,弥言天地阔。
狂笑石壁惊,清歌流泉遏。
芜露霭已深,山鸟乍相聒。
志士会有役,嘉乐难再掇。
且当醉千钟,讵云希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