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灵洲谁祀典,风流学士尔坡仙。
金莲曾撤御前烛,赤壁常浮月下船。
疏草安危元耿耿,炎荒山斗自年年。
清风不与埋尘土,白发翩翩望俨然。
钟鼓灵洲谁祀典,风流学士尔坡仙。
金莲曾撤御前烛,赤壁常浮月下船。
疏草安危元耿耿,炎荒山斗自年年。
清风不与埋尘土,白发翩翩望俨然。
这首诗描绘了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慨。首联“钟鼓灵洲谁祀典,风流学士尔坡仙”以钟鼓之声和灵洲之景引入,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神秘与文雅的氛围中,暗示着对古代文人墨客的追忆与敬仰。接下来的“金莲曾撤御前烛,赤壁常浮月下船”,通过具体的场景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事件的回顾,尤其是对于苏轼(坡仙)在赤壁赋诗的浪漫想象,以及对于古代文人风骨的向往。
“疏草安危元耿耿,炎荒山斗自年年”两句,转而表达出对历史变迁与自然永恒的思考,暗示了尽管世事多变,但自然之美与历史的痕迹依然存在,给人以心灵的慰藉。最后,“清风不与埋尘土,白发翩翩望俨然”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与敬仰,即使面对岁月的侵蚀,心中的理想与追求依旧坚定不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美好品质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