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夕立春喜晴于是郡人久不出矣三首·其一》
《元夕立春喜晴于是郡人久不出矣三首·其一》全文
宋 / 叶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膏火无光巳累年,欢娱少味是穷边。

强吹箫鼓迎乌帽,勾引游人近酒前。

(0)
注释
膏火:比喻生活或事业的活力。
无光:失去光彩。
累年:多年。
欢娱:欢乐。
少味:缺乏趣味。
穷边:困厄的境地。
强:勉强。
箫鼓:乐器,用于庆祝或娱乐。
乌帽:古代官员或士绅常戴的黑色帽子,这里代指客人。
勾引:引诱。
游人:游客或闲逛的人。
近酒前:靠近酒席。
翻译
膏火已经多年没有光芒,欢乐中也失去了原有的滋味,仿佛处在困境的边缘。
人们勉强吹奏着箫鼓,迎接那些戴着黑色帽子的客人,只是为了吸引游人靠近酒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在元宵节(即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也称为上元节,通常指农历正月十五)立春之际,对于久不出门的郡人而言,终于迎来了晴朗天气,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享受节庆氛围的情景。诗中透露出一种久困后得以释放的欢愉心情。

"膏火无光巳累年"一句表明了过去连续多年的沉闷气候,让人感到压抑和乏味,"欢娱少味是穷边"则进一步强调这种生活状态下的枯燥与单调。然而随着节日的到来,一切都为之一变。

"强吹箫鼓迎乌帽"中,"强吹箫鼓"形容乐队用力吹奏乐器和敲击鼓点,以吸引人们的注意,"迎乌帽"则是指迎接戴着黑色官帽的人群,这里可能暗示了官方或有身份地位的人也参与其中。

"勾引游人近酒前"一句,则描绘出商贩们通过各种手段吸引过路游客前往酒馆的场景,"勾引"二字表现出了招徕和诱导之意,透露出商人们对生意的渴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将久违的晴朗天气与人们的欢乐心情相结合,展现了节庆时分的热闹场面,以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叶适

叶适
朝代:宋   字:正则   号:水心居士   籍贯: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   生辰: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猜你喜欢

杂题·其五

人之二帝三王道,加之孔孟杂佛老。

存心养性以事天,五伯秦汉诚草草。

(0)

杂兴·其五

大笑花开只自藏,垂头叶底自芬芳。

天生杨震今清白,常具人间一种香。

(0)

雪晴归自湖团·其一

雪后溪山分外清,东风日丽转新晴。

水波隐隐游鱼影,木叶丛丛啼鸟声。

(0)

秋暑过施寺少憩至夜半山月朗然

松梢片月见流行,夜半青山白露横。

不是閒人爱幽处,秋来纷扰饱曾更。

(0)

庆元庚申二月药局书满七月还涧上嘉泰元年秋入吴试罢冬暮得阙而归今五年矣·其三

翻经讽咏释种,齐物试看庄生。

功名到底馀事,儒者说性说诚。

(0)

次韵景瑜·其二

兀坐本缘习懒,苦吟终是乾忙。

老去宜抛笔砚,兴阑徒近杯觞。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