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春浅不中春,径次啼莺煞恼人。
忘尽故心消不得,夕烟约莫柳条新。
小窗春浅不中春,径次啼莺煞恼人。
忘尽故心消不得,夕烟约莫柳条新。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诗人王夫之所作的《蚤春(其二)》。诗中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通过小窗窥见的景色和窗外莺啼,展现了春天的浅淡与生机。"小窗春浅不中春"一句,写出了窗户缝隙间春天的气息尚且微弱,不足以称为完整的春天。“径次啼莺煞恼人”则进一步描绘了黄莺在路边婉转啼叫,虽然悦耳却也略带烦扰,反映出诗人对春意渐浓但又未至满园春色的微妙感受。
“忘尽故心消不得”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旧日情感的难以忘怀,即使春天再新,也无法消除这份情感的痕迹。最后一句“夕烟约莫柳条新”,以傍晚的炊烟和新生的柳条作为背景,暗示着时光流转,春意仍在悄然生长,但诗人的心境却依旧难以释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的景象,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春天的韵味和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