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吾从乃祖游,童蒙深愧未能求。
堪嗟四十五年事,昔未裹头今白头。
七岁吾从乃祖游,童蒙深愧未能求。
堪嗟四十五年事,昔未裹头今白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送谢任之(其一)》中的一节,通过对比个人年龄与经历的变化,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七岁吾从乃祖游”,开篇以七岁时跟随祖父出游的经历起笔,暗示了诗人年少时的无忧无虑和对世界的初探。然而,“童蒙深愧未能求”一句转折,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年幼无知、未能深入探索世界感到的遗憾和自责。
接下来,“堪嗟四十五年事,昔未裹头今白头。”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通过时间的跨度,展现了岁月的无情。诗人感叹自己经历了四十五年的风霜,从青丝到白发,岁月不仅带走了青春,也见证了人生的起伏与变迁。这里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惋惜,也有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与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描绘了人生从童年到老年的变化,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过往经历的深情回忆。
『窃闻三十九,劳生已强半』。
此是坡公语,惊心发长叹。
叹我值其年,无成徒愒玩。
矧复遭丧亡,丧亡伤举案。
「关睢」赋「好逑」,调和琴瑟赞。
素性乐恬幽,高怀喜文翰。
照户无小星,房帏绝妒悍。
犹如影随形,尽日陪坐畔。
可叹结缡时,台疆际离乱。
兵燹复年荒,横流嗟浩漫。
加之二竖来,为灾骨中钻。
有时灾于齿,焦灼同炉炭。
有时灾于足,始痛终溃烂。
乃复灾于目,咫尺不能看。
如居土穴中,四堵皆昏暗。
如堕苦海中,茫茫无涯岸。
几至不欲生,心急莫能按。
幸赖闺中人,刻刻侍帏幔。
焚香祷天佛,叩头同捣蒜。
但期夫眼明,自甘减寿算。
至诚果感神,比理可一贯。金■刮双睛,岩电时忽灿。
可怜伉俪情,三载同患难。
永愿相倡随,何期遽分散。
当此深秋时,连宵倍凄惋。
一纸隔阴阳,俨若千里判。
果能姗然来,念切心无惮。
世世为夫妇,誓词岂河汉。
髣佛听悲声,林风似呼唤。
凄怆不成眠,拥衾以待旦。
《秋夜述怀》【清·林占梅】『窃闻三十九,劳生已强半』。此是坡公语,惊心发长叹。叹我值其年,无成徒愒玩。矧复遭丧亡,丧亡伤举案。「关睢」赋「好逑」,调和琴瑟赞。素性乐恬幽,高怀喜文翰。照户无小星,房帏绝妒悍。犹如影随形,尽日陪坐畔。可叹结缡时,台疆际离乱。兵燹复年荒,横流嗟浩漫。加之二竖来,为灾骨中钻。有时灾于齿,焦灼同炉炭。有时灾于足,始痛终溃烂。乃复灾于目,咫尺不能看。如居土穴中,四堵皆昏暗。如堕苦海中,茫茫无涯岸。几至不欲生,心急莫能按。幸赖闺中人,刻刻侍帏幔。焚香祷天佛,叩头同捣蒜。但期夫眼明,自甘减寿算。至诚果感神,比理可一贯。金■刮双睛,岩电时忽灿。可怜伉俪情,三载同患难。永愿相倡随,何期遽分散。当此深秋时,连宵倍凄惋。一纸隔阴阳,俨若千里判。果能姗然来,念切心无惮。世世为夫妇,誓词岂河汉。髣佛听悲声,林风似呼唤。凄怆不成眠,拥衾以待旦。
https://shici.929r.com/shici/WJfSV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