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双鬓华,深谷卧云霞。
不伐有巢树,多移无主花。
石泉春酿酒,松火夜煎茶。
因问山中事,如君有几家。
先生双鬓华,深谷卧云霞。
不伐有巢树,多移无主花。
石泉春酿酒,松火夜煎茶。
因问山中事,如君有几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生活在深山中的隐者,其生活自在、与世无争。"先生双鬓华,深谷卧云霞"一句,通过对隐者的外貌描述和他所处的环境,展现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形象。诗人通过"不伐有巢树,多移无主花"表达了隐者对于自然界的尊重与融入,他不破坏树上的鸟巢,却乐于随意采撷没有主人 的野花。这两句强调了隐者的生活方式,即在大自然中寻找宁静和自由,不受世俗约束。
"石泉春酿酒,松火夜煎茶"则具体描绘了隐者日常的生存状态,他利用山中的资源,如清泉水酿造酒,用松木为燃料晚上煮茶。这不仅体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也反映出一种简朴而自足的情趣。
最后一句"因问山中事, 如君有几家"则表达了诗人对隐者生活状态的好奇与探寻。这里的"几家"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多寓所,更多的是在询问隐者的精神世界、心灵归宿或是其它某种更深层次的追求和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对隐者生活方式的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理想状态。
京浙尘埃,闽峤风霜,不觉催老。
封侯事付儿曹,懒把菱花频照。
明光赋笔,那知白首山中,年年管领闲花草。
叩角夜漫漫,问何时能晓。堪笑。
空有传世千篇,正似病呻饥啸。
欲傲王侯,早被王侯相傲。
盖棺事定,即今老子犹龙,荣枯得丧浑难料。
无酒不须愁,问黄花知道。
采采陌上桑,采之不盈筐。
云何不盈筐,欢子在中肠。
车马从何来,云是大国王。
呼妾欲共载,恐惕涕沾裳。
君民分固严,敢乱夫妇纲。
有罪妾当诛,宁当荐匡床。
夫君即我天,岂必侍中郎。
再拜前致词,蚕饥采桑忙。
王其早还宫,宫中多艳妆。
冰枝压路不可行,健夫快斧声丁丁。
南山未得过车道,北山复作发屋声。
低枝丛薄亦可喜,但觉身过琉璃城。
山高路滑凛欲跌,拄杖赖有青童君。
平安度岭笑相贺,榾柮快煖胭脂春。
夜投野店且熟睡,明日阴晴明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