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开图籍底须钳,谁校蓬山三万签。
有竹两窗聊下榻,为梅一笑几巡檐。
虎头食肉亦安用,熊掌与鱼那得兼。
好事人来勤载酒,纵无奇字不渠厌。
入开图籍底须钳,谁校蓬山三万签。
有竹两窗聊下榻,为梅一笑几巡檐。
虎头食肉亦安用,熊掌与鱼那得兼。
好事人来勤载酒,纵无奇字不渠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内容丰富,意境独特。开篇“入开图籍底须钳,谁校蓬山三万签”两句,诗人以巧妙的比喻,表达了对书籍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对浩如烟海的典籍有着深厚的兴趣。"有竹两窗聊下榻"一句,则描绘出诗人在竹林间的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为梅一笑几巡檐"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喜悦。
接下来的“虎头食肉亦安用,熊掌与鱼那得兼”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物各有主的道理,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中的平衡和选择有一定的智慧和态度。"好事人来勤载酒,纵无奇字不渠厌"则表达了诗人热爱交友和享受生活,同时即便是平常的聚会,也能从中找到乐趣,不乏新意。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生活态度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自在悠然的人生哲学。
千里襟期接霁光,一编相饷重琳琅。
玄文秘帐谈初异,小技雕虫恨不祥。
尘味浅,古怀长,山高风雨倍凄凉。
遥知隐几人犹昔,为问三车可救狂。
噪秋蝉、澄潭界道,入门疑酿良思。
观空的是英雄业,鞭影不施而驶。身到矣。
正踏破机缘,随分佳山水。宝华轮里。
睹碎碣蟠蜗,四垂青薜,禅客半无袂。
天街返,佚老鸱夷旧里。庵蕳间续厨米。
家风肯受龙蛇杂,钟散月斜香起。因此事。
痛举世沉沉,总被文章醉。纵横各寄。
要汛扫蓬蒿,拨尘相对,驴橛定休繫。
偶携壶、空明小径,背时偏有微思。
黄鹂两两啼初罢,门外雪翻波驶。咸集矣。
任脱帽乔柯,濯足阶前水。白蘋香里。
更越濑经寒,吴湾度夏,从此绝分袂。
欢相接,通德真惭记里。筼筜凤到生米。
休嗤下国舆图俭,五岳中心崇起。添快事。
堪借得、夷光歌舞深宫醉。悠然谩寄。
只左掘陶泓,右倾凿落,斯世本无繫。
路扫行踪,白漫漫万家,炊冷啼雪。
颇似哀猿,巴水昼长声发。
布帽桥头策蹇,正逼出、诗情酸绝。
折花罢、几度淩竞,滑稽应笑波骨。片铙有时定歇。
只苍生况瘁,焉敢言别。冷炙侯门,方悟错解齐物。
燄燄名场利薮,或不免、口中含袜。
何如且、孤啸绳床,野鸥同卧黄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