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花庵独坐》
《花庵独坐》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荒园才一亩,意足已为多。

虽不居丘壑,常如隐薜萝。

忘机林鸟下,极目塞鸿过。

为问市朝客,红尘深几何。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āānzuò
sòng / guāng

huāngyuáncáiwèiduō

suīqiūchángyǐnluó

wànglínniǎoxiàsāi鸿hóngguò

wèiwènshìcháohóngchénshēn

注释
荒园:荒芜的园子。
丘壑:山间溪谷。
隐薜萝:隐居在薜荔和女萝(植物)中,象征隐居生活。
忘机:无机心,指心境淡泊。
塞鸿:远飞的大雁。
市朝客:身处闹市的人。
红尘:比喻世俗的纷扰。
翻译
荒芜的园子仅有一亩大,心意满足就觉得足够丰富。
虽然不住在山间溪谷,但心境常常像隐居在薜荔和女萝丛中。
没有机心的我在树林中与鸟儿相伴,放眼望去,只有远飞的雁群经过。
请问那些身处闹市的客人,红尘喧嚣有多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者在荒废园中独自栖居的情景。开篇“荒园才一亩,意足已为多”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喜悦,虽只有一小片土地,但已经足够心灵得到满足,不需要过于奢侈。

紧接着,“虽不居丘壑,常如隐薜萝”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隐逸生活,即使没有住在山野之中,也能像草木一般默默无闻地生活。这里的“丘壑”指的是山野隐逸之处,而“薜萝”则是草木丛生的样子,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渴望的隐居状态。

第三句“忘机林鸟下,极目塞鸿过”描写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诗人在林中忘却了世间烦恼,只听得到鸟儿的歌唱;抬头望去,只见到远处天际飞过的大雁。这里“忘机”意味着超脱尘世之忧,而“极目塞鸿过”则是对景致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心境的宁静与豁达。

最后两句“为问市朝客,红尘深几何”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喧嚣和自身距离的思考。他询问那些早晨来到市场的行人,这个世界的红尘(即尘世)究竟有多么深重。这里,“市朝客”指的是日常生活中忙碌的人们,而“红尘”则是对世间纷扰和喧嚣的一种比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向往,以及他对于内心世界的珍视与守护。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题石室藏书图

选楼启匣爇香烟,共仰慈颜意黯然。

今日华封真一品,当时庭训比三迁。

半园花木归图内,万卷诗书在膝前。

石室洞天皆福地,好将仙馆说琅■。

(0)

谢别观察夫人

自怜生薄命,荆布一蛾眉。

何意云天谊,深承礼数知。

别时增缱绻,归日更支离。

回首秦淮水,悠悠寄梦思。

(0)

信至

门前綦履迹,閤外笑谈声。

怪得银釭里,镫花夜夜生。

(0)

游横云山庄·其三

倚槛徘徊久,遥峦起夕阴。

桂香传道气,梵呗印禅心。

远寺寒镫小,虚窗皓月深。

一篙秋水阔,何日重相寻。

(0)

毗陵驿晓发

古驿霜风飐去旌,此行非是赋东征。

官河北上一千里,客路西驰十五城。

浦外寒烟迷雁影,云头野刹递钟声。

凭舷满眼皆冰雪,自喜襟怀似此清。

(0)

秋怀

露华寒夜滴柴扉,留滞天涯未拟归。

吴下云深鸿雁杳,楚江秋老鹧鸪飞。

穿针结缕人谁共,咏絮吟风事已违。

闻道故园莼菜熟,他乡回首泪沾衣。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