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扬州登平山堂二首·其二》
《过扬州登平山堂二首·其二》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平山堂上草芊绵,学士风流五百年。

往事难追嘉祐迹,閒情聊试大明泉。

隔江秀色千峰雨,落日平林万井烟。

最是登临易生感,归心遥落片帆前。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文徵明在扬州平山堂的所见所感。首句“平山堂上草芊绵”以细腻之笔勾勒出平山堂的自然风光,草色葱郁,生机勃勃,为全诗奠定了清新雅致的基调。接着,“学士风流五百年”一句,将历史的厚重与人文的韵味融入其中,暗示平山堂作为文化地标的历史价值和人文气息。

“往事难追嘉祐迹,闲情聊试大明泉”两句,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与感慨,以及对当下闲适生活的品味与享受。嘉祐是北宋时期的一个年号,此处借指平山堂曾有的辉煌历史;大明泉则可能是诗人所试饮的水,象征着当下的生活情趣。

“隔江秀色千峰雨,落日平林万井烟”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雨中的千峰与落日下的平林、炊烟,构成了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最后,“最是登临易生感,归心遥落片帆前”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归心似箭,仿佛在遥望那即将起航的片帆,寓意着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文徵明对自然、历史、人生的独特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山水、人文、历史的深厚情感和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钿带长中腔

钿带长。簇真香。似风前拆麝囊。

嫩紫轻红,间斗异芳。风流富贵,自觉兰蕙荒。

独占蕊珠春光。绣结流苏密致,魂梦悠扬。

气融液散满洞房。朝寒料峭,殢娇不易当。

著意要待韩郎。

(0)

恋芳春慢.寒食前进

蜂蕊分香,燕泥破润,暂寒天气清新。

帝里繁华,昨夜细雨初匀。

万品花藏四苑,望一带、柳接重津。

寒食近,蹴鞠秋千,又是无限游人。

红妆趁戏,绮罗夹道,青帘卖酒,台榭侵云。

处处笙歌,不负治世良辰。

共见西城路好,翠华定、将出岩宸。

谁知道,仁主祈祥为民,非事行春。

(0)

煎茶

开缄试雨前,须汲远山泉。

自绕风炉立,谁听石碾眠。

轻微缘入麝,猛沸却如蝉。

罗细烹还好,铛新味更全。

花随僧箸破,云逐客瓯圆。

痛惜藏书箧,坚留待雪天。

睡醒思满啜,吟困忆重煎。

祇此消尘虑,何须作酒仙。

(0)

和永叔新晴独过东山

芳辰百五前,选胜到林泉。

万树绿初染,群花红未然。

阴岩犹贮雪,暖谷自生烟。

妇汲溪头水,人耕草际田。

日中林影直,风静鸟声圆。

健令多情甚,寻春最占先。

(0)

复以承晏墨赠之

我闻江南墨官有诸奚,老超尚不如庭圭。

后来承晏复秀出,喧然父子名相齐。

百年相传文断碎,彷佛尚见蛟龙背。

电光属天星斗昏,雨痕倒海风云晦。

却忆当年清暑殿,黄门侍立才人见。

银钩洒落金花笺,牙床磨试红丝研。

同时书画三万轴,大徐小篆徐熙竹。

御题四绝海内传,秘府毫芒惜如玉。

君不见建隆天子开国初,曹公受诏行扫除。

王侯旧物人今得,更写西天贝叶书。

(0)

千里思

君行千里轻所历,妾驰千里心匪石。

春房酌酒意匆匆,愁不在离愁在忆。

鸳鸯瓦上昏无色,鹦鹉杯中尘更积。

灯前独坐制君衣,泪湿剪刀裁不得。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