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潘去华应召北上二首·其一》
《潘去华应召北上二首·其一》全文
明 / 游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春花满道且踌躇,手里离杯莫放余。

明主久虚言路席,越人犹拥使公车。

匣中紫气光辰极,海内苍生望谏书。

休道垂衣无阙事,殿庭随处可牵裾。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游朴所作的《潘去华应召北上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主人公潘去华在春天花开满路之时,手持酒杯却未尽饮,似乎在犹豫是否应召北上的复杂心情。诗人通过这一场景,巧妙地表达了对君主的期待与对百姓的关怀。

首句“春花满道且踌躇”,以春日繁花满路的景象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既美好又略带犹豫的氛围。接着,“手里离杯莫放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手中握着酒杯,却迟迟不愿将其放下,暗示了他内心的矛盾和犹豫。

接下来的两句“明主久虚言路席,越人犹拥使公车”,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他似乎在思考,长久以来君主的言路席位空缺,而自己作为越地之人,仍然被派遣出使,这让他感到困惑和无奈。这两句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也暗含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观察和反思。

“匣中紫气光辰极,海内苍生望谏书”则表达了主人公对于自身使命的深刻认识。他意识到自己肩负着向君主进谏的责任,希望自己的建议能够如同紫气一般照亮国家的方向,同时也寄托了广大民众对于公正谏言的渴望。

最后,“休道垂衣无阙事,殿庭随处可牵裾”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即使君主垂衣拱手,国家事务也不会少,而作为臣子,随时准备献策献身,体现了对国家责任的担当和对君主的忠诚。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政治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

作者介绍

游朴
朝代:明   字:太初   籍贯: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   生辰:1526—1599

游朴(1526—1599),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人,字太初。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猜你喜欢

寄晋原县丞王叔润兼简主簿董仲石·其三

临泾望望塞城遥,土屋人家昼寂寥。

南土衣冠怜谪宦,西征铙鼓讶归朝。

月明古戍悲玄雁,风落平坡急皂雕。

想见县官能化俗,边头立马听歌谣。

(0)

用韵夏原威述怀七言六首·其一

雉堞煌煌壮国都,移家住近月明湖。

秋风篱落花长好,夜雪庭阶草不枯。

烟远山庖供晚爨,云舂野碓急秋租。

浮生已付形骸外,何羡商岩隐者徒。

(0)

题严太守云闲卷

浮云空幻锦芙蓉,千里宁留去住踪。

山壑凝秋迷使骑,石台拂晓起神龙。

敢云海内恩波浃,时许人间步武重。

阊阖春开天咫尺,闲心安得久从容。

(0)

答颍上训导朱明仲先生·其一

萧然风月紫云旁,万选曾夸翰墨场。

鹿洞师资金就冶,考亭先集锦成章。

衣冠在昔承荣耀,人物于今赖激扬。

淮水相望天咫尺,老生愿得近辉光。

(0)

客边写怀二首·其二

教官新授得临淮,养拙悬知计已谐。

险历冈峦随地势,光看星斗近天街。

门前上客簪裾集,馆下诸生砚席排。

深愧不才无补报,西风矫首一长怀。

(0)

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其十三

江国归来雪满蓑,玉虹桥下水生波。

空阶夜半天如洗,听唱阳春第一歌。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