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朝一书成百战,上林一书旌节返。
谁传骄子一函书,人不如禽知虑远。
自从燕灭秦晋亡,是非直到空中雁。
苏郎寒绝雁来红,脚下胡姬残綵线。
愿燕在北秦在西,雁去雁来无是非。
东朝一书成百战,上林一书旌节返。
谁传骄子一函书,人不如禽知虑远。
自从燕灭秦晋亡,是非直到空中雁。
苏郎寒绝雁来红,脚下胡姬残綵线。
愿燕在北秦在西,雁去雁来无是非。
这首元代诗人陈樵的《雁来红》以雁为线索,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沧桑的感慨。首句“东朝一书成百战”描绘出战争频繁的时代背景,书信传递着战事的烽烟。接着,“上林一书旌节返”暗示使者凯旋归来,但紧接着的“谁传骄子一函书”则揭示了书信中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忧虑。
诗人通过“人不如禽知虑远”一句,寓言般地表达出人有时不如动物明智,暗示了对复杂世事的反思。接下来,他借“自从燕灭秦晋亡”这一历史典故,感叹朝代更迭,是非难辨,直到“空中雁”成为唯一的见证者。
“苏郎寒绝雁来红”描绘了雁南飞的凄凉景象,与下文“脚下胡姬残綵线”形成对比,暗示了边塞女子的孤独与哀愁。最后两句“愿燕在北秦在西,雁去雁来无是非”,诗人期盼和平,希望纷争能随着雁的往返而消弭,是非不再。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雁为载体,寓言历史变迁,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和和平的向往,语言含蓄,意境深远。
多君有奇略,投笔佐元戎。
已佩郎官印,兼乘御史骢。
使星随驿骑,归路有秋风。
莫道无书札,他年怀袖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