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郎宠灵仗一女,乃敢呵詈及盈廷。
其时盈廷或可詈,不知田郎何所能。
循碑雒诵得妓句,自古妄人得未曾。
九原如过孔中丞,一殛定洗林庙腥。
田郎宠灵仗一女,乃敢呵詈及盈廷。
其时盈廷或可詈,不知田郎何所能。
循碑雒诵得妓句,自古妄人得未曾。
九原如过孔中丞,一殛定洗林庙腥。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全祖望对田弘遇在曲阜拜谒孔子时携妓同行的事件进行的讽刺与评价。全诗通过对比和反讽的手法,揭示了当时社会上某些权贵人物的骄横无礼以及对传统道德的忽视。
首句“田郎宠灵仗一女”,点明了事件的主角田弘遇及其随行的一名女子,暗示了他作为权贵的背景。接着,“乃敢呵詈及盈廷”一句,直接批评了田弘遇在公共场合对他人进行侮辱的行为,表现出其行为的不端和对礼仪的无视。
“其时盈廷或可詈,不知田郎何所能”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田弘遇行为的不当,并提出疑问,似乎在质疑他的行为是否有正当之处。接下来的“循碑雒诵得妓句,自古妄人得未曾”则通过引用碑文中的妓女诗句,讽刺了田弘遇的荒唐行为,指出这种行为在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
最后,“九原如过孔中丞,一殛定洗林庙腥”两句,运用典故,将田弘遇的行为与孔子的道德标准相对照,表达了对田弘遇行为的强烈谴责,同时也寄托了对道德回归的期望。
全诗通过对田弘遇事件的讽刺与批判,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风气和道德观念的关注,以及对于传统价值观的坚持。
死归生,舍生拼死来求名。
炎天日午烁冈阪,里门未出何曾经?
况兼徒步少车马,中乾外强烦郁并。
竟死道旁鲜弟兄,中野暴骸行人惊。
昨夜山雨秋风晴,丧车载归牛铎鸣。
生时与我不相识,殁归同宿晓同征。
知君珠玉罗万斛,积未得吐目岂瞑?
道左吊君慰君灵,我亦求试来齐城,一言未献返乡程。
大化转四时,律穷数还更。
恻念春候至,暄景为我明。
蛰虫各潜动,枯荄亦滋荣。
惟人乘此气,既死不复生。
死恨安得知,生悲有余情。
端居怀所历,遗感方回萦。
久谙山民俗,多识海鱼名。
往往夜风雨,犹似听潮声。
存者既疏阔,逝者长杳冥。
涕泪但满眶,怨结谁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