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山中伉禅师》
《寄山中伉禅师》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举世遭心使,吾师独使心。

万缘冥目尽,一句不言深。

野火烧禅石,残霞照栗林。

秋风溪上路,终愿一相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nzhōngkàngchánshī
táng / guànxiū

shìzāoxīn使shǐshī使shǐxīn
wànyuánmíngjìnyánshēn

huǒshāochánshícánxiázhàolín
qiūfēngshàngzhōngyuànxiāngxún

翻译
世间都被欲望驱使,唯独我师以心为使。
万物纷扰皆闭眼,一句教诲深藏不露。
野外的火焰焚烧禅石,落日余晖照亮栗树林。
秋风吹过溪边小路,我始终渴望能寻到他。
注释
心使:指被欲望或情感所驱使。
万缘冥目尽:形容世间纷扰,让人看不清。
禅石:修行者用来静心的石头。
一相寻:表示寻找某人或某种境界的决心。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名为《寄山中伉禅师》。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心灵导师的深切思念和追求禅理的心境。

“举世遭心使,吾师独使心。” 这两句强调了普遍人心所受的束缚与诗人老师特有的以心致心的修行方式。"万缘冥目尽,一句不言深"表明了万事万物都归于无相状态,而禅师却能领悟到其中深意,但又不着一字。

接下来的“野火烧禅石,残霞照栗林”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秋天的自然景象:野外的枯草被秋风点燃,映照在禅室的石上,而晚霞则洒落在树木稀疏的山林之中。这些景象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隐含着诗人对禅理的领悟和内心世界的映射。

最后两句“秋风溪上路,终愿一相寻”表达了诗人在秋风中漫步于山间小路上的情境,以及他对于与心灵导师相会的终极愿望。这不仅是对外界自然环境的描绘,更是内心世界的写照。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禅理的独到领悟,是一首融合了自然美与禅意于一体的佳作。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羁燕四十馀日归兴殊切口占赋归·其四

三间小屋枕山边,一缕沈烟谢老天。

康节虽贫犹自乐,希夷当乱只高眠。

道非日用常行外,心在吾身未有前。

归去重参教透彻,何须更用羡神仙。

(0)

送钦禅人游岳

雪峰不登岳,辛苦事参访。

虚空开笑口,猿鹤增悲怅。

我昔乘天风,绝顶倚藤杖。

群山如子来,万境供一望。

至今清夜梦,吟啸烟云上。

道人胆气粗,一叶吞湘浪。

欲识活祖师,告君语非妄。

绿苔裹断砖,便是南岳让。

(0)

偈颂四首·其一

瑞岩惺惺,荐福莫莫。瞒顸佛性,束之高阁。

月涧别用的当一著,易觑捕,难执捉。

无意求时却宛然,有心月处还应错。

(0)

别梅二首·其二

风韵清高不受尘,冰为肌骨玉为神。

一生谩记吴姬面,不是人间婉媚人。

(0)

次韵胡柳塘夏自然春游

邂逅相逢玷俊游,共临清泚看横舟。

野情潇洒便僧寺,尘事嚣烦远市楼。

倚杖有诗追和韵,折花随酒记行筹。

归来散步斜阳下,休笑浮云等幻沤。

(0)

杂兴·其五

天地生生不尽仁,惟梅先得一年春。

花神铨次初编谱,月老庄严妙写真。

索笑暗添风度爽,嚼香清洗肺肝尘。

莫嫌删后多题品,自二南来有几人。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