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修山河堰》
《重修山河堰》全文
宋 / 王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画隼精明破晓暾,恰逢寒食过江村。

轻烟飞絮汉中道,白苇黄茅渭上屯。

人力万工支水派,天心两邑溉川原。

柳营一饱源头看,夜雨新肥拍岸痕。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òngxiūshānyàn
sòng / wáng

huàsǔnjīngmíngxiǎotūnqiàfénghánshíguòjiāngcūn

qīngyānfēihànzhōngdàobáiwěihuángmáowèishàngtún

rénwàngōngzhīshuǐpàitiānxīnliǎnggàichuānyuán

liǔyíngbǎoyuántóukànxīnféipāiànhén

翻译
画隼的锐眼在黎明曙光中洞察一切,恰巧在寒食节这一天经过江边的村庄。
轻烟和飞舞的柳絮飘荡在去往汉中的道路上,白苇和黄茅丛生在渭河两岸的驻地。
人们辛勤劳作,千万人力支撑着灌溉系统,天意使两地的水源滋润平原。
在柳营附近,我看到源头的清澈水流,夜晚的雨水让河岸更加肥沃。
注释
画隼:古代一种善飞的猛禽,这里形容目光敏锐。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在清明前一天,禁烟火以纪念介子推。
汉中道:古代道路名,通往汉中地区。
渭上屯:渭河沿岸的驻扎地。
人力万工:形容众多的人力劳动。
天心:古人认为自然界的运行受天意主宰。
源头看:观察河流的源头。
拍岸痕:指河水拍打河岸留下的痕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重修水利工程的壮观场景。开篇“画隼精明破晓暾,恰逢寒食过江村”两句,通过对早晨光线和寒食节气的细腻刻画,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并且透露出行者正在进行某种活动。

“轻烟飞絮汉中道,白苇黄茅渭上屯”这两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将读者的视线引向汉江之滨的田野。这里的轻烟、飞絮、白苇黄茅等意象,不仅美化了自然环境,也暗示着季节变换和农业活动。

接下来的“人力万工支水派,天心两邑溉川原”则直接描写了水利工程的修建过程。这里的人力万工、支水派等字眼,展现出的是一种宏大的建设景象,同时也反映出统治者对于改善民生、防洪治水的重视。

最后,“柳营一饱源头看,夜雨新肥拍岸痕”两句,则是对工程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描绘。柳营一饱,说明了水利工程的成功使得周围环境变得更加宜人;源头看和夜雨新肥拍岸痕,更是从视觉和听觉上加深了这种美好景象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文活动的交织描绘,展现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理念,同时也颂扬了宋代政府在水利工程方面的成就。

作者介绍

王素
朝代:南北朝   字:休业   籍贯:南朝宋琅邪临沂   生辰:418—471

少有志行。初为庐陵国侍郎。母卒,隐居不仕。颇营田园之资。好文义,不以人俗累怀。宋孝建、大明、泰始中累辟不就。山中有蚿虫,鸣声清长,听之使人不厌,而其形甚丑,乃为《蚿赋》以自况
猜你喜欢

送雪峰僧龙渊归三山

新持半偈出青莲,孤鹤閒云思渺然。

金锡来承天汉语,紫衣归坐雪峰禅。

寻钟野寺残山外,漱齿寒流落照边。

行至东林休结社,松枝已偃旧房前。

(0)

雨中斋居寄倪烱

空斋疏雨又黄昏,那复孤灯坐掩门。

纵道异乡常不雨,举头看月也消魂。

(0)

送裴孝感归省

都门霜落雁南飞,官舍萧条独忆归。

淡月疏星辞帝阙,乱云高树近亲闱。

渊明对酒心犹好,杜甫能诗趣不违。

闻说邑人相候久,高堂莫恋老莱衣。

(0)

题松赠李明府二绝·其二

虬飞夭矫樛枝劲,盖转扶疏曲干连。

但识栋隆能柱国,讵知霜雪几经年。

(0)

初秋登雅州三峰阁同李六台和韵

客心已逐大江东,且向江楼坐远空。

云澹千峰归盏底,日高百鸟散林丛。

登临转益烟霞癖,潦倒那思管葛功。

家傍匡山何处是,秋风回首夕阳中。

(0)

陪大司成尹洞山先生游三茅山观池中小龙和作并以为别二首·其二

千峰回合有三峰,一径斜悬出万松。

岩石巧如迎笑语,泉流曲似引行踪。

烟霞暂作山中相,风雨来观洞里龙。

莫拟东山足啸傲,鸾旂早晚待临雍。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