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耕亭二首·其二》
《归耕亭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杨承祖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丹青模写费毫端,此景居然两寺间。

半岭松阴观鹤憩,一泓雪影照人颜。

及时行乐恐无地,何事归休始买山。

多谢好风吹妙语,西湖处士棹舟还。

(0)
注释
丹青:绘画。
模写:描绘。
费:需要。
毫端:笔尖。
居然:竟然。
两寺间:两座寺庙之间。
半岭:半山腰。
松阴:松树下的阴凉。
观:观看。
鹤憩:白鹤休息。
一泓:一片。
雪影:雪的倒影。
照人颜:映照人脸。
及时:趁早。
无地:无处。
何事:为何。
归休:退休。
买山:买山隐居。
好风:美好的风。
妙语:诗意的话语。
西湖处士:西湖边的隐士。
棹舟:划船。
翻译
丹青描绘需细致功夫,这美景竟然位于两座寺庙之间。
半山腰的松荫下,观赏白鹤悠闲栖息,清澈湖面映照出人脸的倒影。
趁着时光尚好,恐怕无处寻乐,为何要等到退休才买山隐居。
感谢美好的风带来诗意的话语,西湖处士划船归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山寺景象。开篇"丹青模写费毫端"表明画家用最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水之韵,而"此景居然两寺间"则告诉我们,这一番风光竟隐藏在两座寺庙之间,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惊喜。接着"半岭松阴观鹤憩,一泓雪影照人颜"更进一步描绘了山中幽深之处,松荫之下鹤憩闲适,而那一泓清泉折射下的雪白光泽映照在人的脸上,显得格外宁静与和谐。

诗人随后流露出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之情,"及时行乐恐无地"表达了对现实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视,同时也透露了一种担忧,怕这份美好的时光无法长久。接着"何事归休始买山"则是诗人面对这份担忧所做出的选择——既然无法永恒保持,那么就退隐山林,自主生活。

最后两句"多谢好风吹妙语,西湖处士棹舟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感激之情,以及在西湖边上,一位隐居的士人驾着小船归来的宁静场景。整首诗通过对山寺、松影、雪光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和对自然美好时光的珍视之情。

作者介绍

杨承祖
朝代:宋

杨承祖,字庆袭,漳州龙溪(今福建漳州龙海市)人。汝南孙。以祖荫入仕,调邕州司理参军,再调循州推官。宁宗嘉泰四年(一二○四),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三)。复通判循州,摄知惠州。嘉定间知新州(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一六)。十五年,由知梅州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五之三一)。归作归耕亭,日游其间。明嘉靖《龙溪县志》卷八有传。今录诗四首。
猜你喜欢

送福上人

禅欲参兮道欲学,莫负娘生一双脚。

培塿不足登,蹄涔应易涸。

观水须观百千溟渤之钜海,登山须登万丈嵩华之乔岳。

高高高无极,深深深无底。

一回见得亲,冥鸿千万里。

(0)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七十

正觉山中夜气清,瞿昙特地不惺惺。

却将旷劫无明种,认作浮云缺处星。

(0)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五十六

腊月火烧山,将军度铁关。

阵云千里远,独奏凯歌还。

(0)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三

一切众生,本曾不迷。悟之一字,甚处得来。

堪笑老瞿昙,镜上又添埃。

(0)

干山

八峰葱茜石林幽,给事题诗记胜游。

昨夜僧归钟鼓静,一声鹤唳海天秋。

(0)

送春

春从此去不踌躇,渺渺寒波接碧芜。

想逐风帆归阆苑,又传云驭赴遮须。

此生岁月随泡影,末路功名等雉卢。

归向西窗听幽弄,一樽浊酒对提壶。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