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与人境接,寺门开向山。
暮钟寒鸟聚,秋雨病僧闲。
月隐云树外,萤飞廊宇间。
幸投花界宿,暂得静心颜。
不与人境接,寺门开向山。
暮钟寒鸟聚,秋雨病僧闲。
月隐云树外,萤飞廊宇间。
幸投花界宿,暂得静心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中寺庙图景。开篇“不与人境接,寺门开向山”两句,表达了寺院远离尘世喧嚣,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宁静氛围。紧接着,“暮钟寒鸟聚,秋雨病僧闲”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寂与静谧的情感。暮色中响起的钟声,似乎只有寒冷的鸟儿作伴,而秋天的细雨又让寺中的僧人感到身体不适,只能安静休息。
诗歌接下来的“月隐云树外,萤飞廊宇间”则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明亮的月光被浮动的云层遮掩,只在树梢之外若隐若现,而萤火虫在寺院的走廊之间飞舞,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安详的氛围。
最后,“幸投花界宿,暂得静心颜”表达了诗人对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一夜安宁的喜悦和感激。在这片花的世界里,他找到了内心的平静,这种静谧的面容也映照出了他内心的满足与释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以及对精神宁静状态的向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