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卜丰登士苦题,无闻近见定还迷。
子猷一棹归何处,拍手山公醉似泥。
农卜丰登士苦题,无闻近见定还迷。
子猷一棹归何处,拍手山公醉似泥。
这首诗《雪后(其三)》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后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句“农卜丰登士苦题”,以农事为切入点,隐喻人生的艰辛与期待。农人卜算来年的丰收,却在劳作中饱尝辛酸,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次句“无闻近见定还迷”,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内心的迷茫与困惑。在近处的观察与远处的期待之间,人们往往感到迷失,既无法完全理解当前的现实,也难以清晰预见未来的方向。
第三句“子猷一棹归何处”,引用了东晋名士王徽之(字子猷)的故事,他乘船归来,不问家门,只顾欣赏沿途风景。这里借用了子猷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琐碎与复杂性的反思。
最后一句“拍手山公醉似泥”,以古代名将山涛(字巨源)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一种放纵与解脱的状态。山公醉酒如泥,似乎在醉梦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释放。这句诗传达出一种在困境中寻求解脱、在喧嚣中寻找宁静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在纷扰世界中寻求内心平静与自由的愿望。
披图足徵明祚败,如鉴写形蓍测卦。
霜刃休看寸铁轻,三百年基斲全坏。
九重多暇工雕锼,故剑肯向忠良求。
纷纷章奏弃不省,可怜神似东昏侯。
吁嗟弄兵兵以至,杨左诸臣空望治。
谶成委鬼与茄花,劈正徒劳殿楹置。
想见经营费匠心,藉娱长昼法宫深。
太阿倒授他人柄,遂令神州叹陆沈。
大东小东纵寻斧,谠士吞声狂竖舞。
走马廷前督内操,那惜金钱输左府。
挥戈难返日舍三,寇锋遍野民何堪。
六州铸铁真成错,事到桓灵不忍谈。
夜凉斜倚赤阑桥,天远碧烟消。
酒醒忽见花间影,轻云散、月在林梢。
野火青山隐隐,渔歌绿水迢迢。
当年曾此醉清宵,共棹木兰桡。
白头重蹋行春路,同游伴、半已难招。
夜静单衫露冷,玉人何处吹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