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德包无外,天恩许遂初。
颠危来道路,拜舞不阶除。
采药求身健,逃名愧术疏。
还山书细读,食蕨敢言余。
圣德包无外,天恩许遂初。
颠危来道路,拜舞不阶除。
采药求身健,逃名愧术疏。
还山书细读,食蕨敢言余。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顾景星所作的《四月三日恩旨宣放》。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己之前生活选择的反思。"圣德包无外"赞扬了皇帝的高尚品德无所不在,"天恩许遂初"则表示皇帝的恩典允许他回归初心。"颠危来道路"描绘了诗人经历的艰难险阻,"拜舞不阶除"则表达了他在得知赦免后激动的心情,虽在野外也忍不住拜谢。
诗人提到"采药求身健",暗示自己曾隐居求医问药以保健康,"逃名愧术疏"则流露出对自己过去逃避名声的惭愧,认为自己的才学不足以匹配这样的恩典。最后两句"还山书细读,食蕨敢言余",诗人决定回归山林,静心研读书籍,即使生活简朴,也无怨言,表达了他对新生活的决心和对皇恩的深深感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皇恩的感恩,又有对自己过去的反省,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态度和对未来的期许。
绣帘开,风竹动。疑是佩环弄。
溅泪秋棠,定发去年种。
传来临去馀情,千回百转,只留得、一声珍重。
忆相送。无端一夕天风,吹堕翠翎凤。
惘惘回鞭,懒纵锦丝鞚。
苍凉夜雪黄河,背灯拥髻,可尚有、那人同梦。
送年光、声声呕亚,浪游领略成惯。
烟消楚竹无人处,流出空江哀怨。移渐远。
应惊醒眠鸥,绕过垂杨岸。露兰啼泫。
想别后青蛾,倾鬟细听,心逐雁行断。
相和语,一片昏鸦撩乱。秋魂荡得都软。
推篷只搅深更梦,可把征人催转。轮指算。
忆极浦荒城,孤咏烦君伴。他年如愿。
拟笭箵浮家,折波来往,潮与月同满。
十载梅边绮怀,消与东风浅。
閒拈红豆背人抛,不怕周郎倦。月底鹅笙炙遍。
漏声移、花阶影转。钿尘飘处,春在谁家,繁莺庭院。
掐罢檀槽当筵,刻烛双心短。
问谁亲付紫云回,的的珠吭啭。明镜新霜未满。
绛都春、疏狂占断。凭教重省,白发青娥,承平弦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