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杂咏十首·其七》
《秋日杂咏十首·其七》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杖策寻幽路欲迷,华鬘椎髻杂生黎。

空阶秋晚无霜叶,自把清诗竹上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寻幽的情景与心境。首句“杖策寻幽路欲迷”,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手持拐杖,探寻深幽之境,却似乎迷失于林间小径的场景,透露出一种探索未知的冒险精神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接着,“华鬘椎髻杂生黎”一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所见之人,他们头戴华美的发饰,梳着椎髻,混杂在当地的黎民之中。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色彩,也暗示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交融与和谐共处。

“空阶秋晚无霜叶”则将视线转向了地面,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景象:台阶上铺满了落叶,但并未覆盖霜雪,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这不仅是对季节更替的自然描绘,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自把清诗竹上题”一句,点明了诗人的行为——他亲自在竹子上题写清新的诗句。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也象征着他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融入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文化融合的感悟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情怀和自然哲学意味。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河传.同次泉登夔州南城

城阙。愁绝。落花时。野戍残旂雨微。

峡中一春无雁飞。相思。北来音信稀。

十二青楼临大道。春渐老。处处生芳草。杜鹃啼。

人未归。路迷。片帆吹又西。

(0)

浣溪沙

一角西楼尽日阴。湿云如梦上青琴。

薄寒时候厌登临。

单舸来时前渡暝,细禽啼处落花深。

伤春伤别又而今。

(0)

霓裳中序第一

孤蟾下倦驿。落尽江梅春是客。城上夜乌正寂。

渐星暗戍楼,烟沈荒碛。谁歌楚魄。

罢玉尊、肠断今夕。空凝望、峡门秋练,一道界寒白。

游历。柳边坊陌。有箔影、钗光似织。年年归计未得。

曲榭悬镫,小槛横笛。断云迷故国。

忍重问、传柑信息。君休叹、围炉儿女,尚守杜陵宅。

(0)

菩萨蛮.魏育盦见示诗稿,读竟,以小词奉题

几生修到扬州住。征鸿本是衡阳侣。裙屐与琴尊。

风流昔日春。萍踪来海上。吟啸声犹宕。

一卷育盦诗。沧桑不可思。

(0)

望江南六十四阕·其十一

山庐好,一笑物能容。

傲慢向人鹅步稳,迷离对我兔睛红。何必辨雌雄。

(0)

望江南六十四阕·其十

山庐好,玩物亦当歌。

芍药花开同佛面,棕榈笋长似波罗。永矢考槃阿。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