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节山庄此重寻,冲寒为慰远藩心。
开疆扩土非吾志,机辏人归藉帝临。
迎跸翘瞻犹卉服,诘朝宠锡易华簪。
薰风五月员渠宴,壁上诗笺一再吟。
冬节山庄此重寻,冲寒为慰远藩心。
开疆扩土非吾志,机辏人归藉帝临。
迎跸翘瞻犹卉服,诘朝宠锡易华簪。
薰风五月员渠宴,壁上诗笺一再吟。
这首诗描绘了乾隆皇帝在冬季时节访问避暑山庄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藩属的关怀与尊重。诗中充满了皇家的威严与礼仪,同时也流露出对边疆开拓的谦逊态度。
首句“冬节山庄此重寻”,点明了季节与地点,展现出皇帝对避暑山庄的深厚情感,以及在特定时节对这一地方的再次探访。接着,“冲寒为慰远藩心”一句,不仅描述了天气的寒冷,更体现了皇帝亲自冒着严寒前往,以实际行动来安抚和慰问远方藩属的心意,彰显了君主的仁德与亲民精神。
“开疆扩土非吾志”表明了皇帝对于领土扩张的态度,并非出于个人意愿,而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体现了其深谋远虑的政治智慧。接下来,“机辏人归藉帝临”则暗示了在国家事务中,皇帝的决策与行动起到了关键作用,引导着人民回归正轨,稳定社会秩序。
“迎跸翘瞻犹卉服,诘朝宠锡易华簪”描绘了藩属们在皇帝到来时的恭敬与喜悦之情,以及皇帝对他们给予的恩宠与赏赐。这不仅是对藩属的礼遇,也是对边疆稳定与和谐的重视。
最后,“薰风五月员渠宴,壁上诗笺一再吟”则展现了在五月的和煦春风中,皇帝与藩属们共享宴会的场景,以及宴会后留下的诗篇,成为珍贵的记忆。这不仅是一次外交活动的记录,更是文化交融与情感交流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朝皇室的宏大格局、人文关怀以及与藩属之间的和谐关系,是清代宫廷文化与外交政策的一个缩影。
薄日轻云,天气好、相将祈谷。
民情喜、颂声洋溢,清风斯穆。
饮酒不多元有量,吟诗无数添新轴。
对古人、一笑我真愚。
君无俗。
斜川路,经行熟。
黄花在,归心足。
问渊明去后,有谁能属。
神武衣冠惊梦里,江湖渔钓论心曲。
但从今、散发更披襟,谁能束。
余霞飞绮,望长天、顷刻云容凝碧。
今夕江皋风力软,明日波心头白。
客舸东流,语离深夜,遣我新愁积。
春融花丽,定知天相行色。
别后一纸乡书,故人相问,好趁秋鸿翼。
空有佳人千点泪,锦字机中曾织。
利锁名缰,古今同是,谁失知谁得。
来朝愁望,旧楼何处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