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缘歇尽照无时,撒手忘依有路归。
劫外一壶春色暖,灵苗石上正芳菲。
万缘歇尽照无时,撒手忘依有路归。
劫外一壶春色暖,灵苗石上正芳菲。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回归的意境。
“万缘歇尽照无时”,开篇即点明主题,万般尘世杂念皆已消散,心灵得以静照,仿佛在无时无刻中寻得一片宁静。这里的“无时”并非指时间的流逝,而是指心灵的永恒与超越,暗示着在心灵深处,总有一片不被外界所扰的净土。
“撒手忘依有路归”,进一步阐述了心灵的自由与回归之路。在放下一切依赖与执着之后,心灵便能寻得回归的路径。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的描述,也暗含着对宇宙真理的探索与追寻。
“劫外一壶春色暖,灵苗石上正芳菲”,最后两句将自然景观与心灵状态巧妙结合。在远离尘世劫难的地方,一壶春色温暖如春,象征着心灵的温暖与生机。而“灵苗石上正芳菲”则比喻心灵的成长与绽放,如同石上的灵草,在艰难环境中依然生机勃勃,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与追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感悟。它不仅展现了禅宗哲学的精髓,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精神境界的向往与探索。
颓日不再旦,逝水无西流。
秋气日已深,罗帏风飕飕。
感物生忧伤,托辞通蹇修。
伯牙久不作,欲见已无由。
独坐弹鸣琴,曲成复何求。
我昔游燕赵,僶俛听弦歌。
王侯郁冠盖,欢宴何其多。
日月丽中天,立马怀山河。
白雪成寡和,妙舞激阳阿。
归来感楚吟,白圭尚可磨。
凌风驾黄鹄,铩翮将如何。
花房泣露珠滴红,绣屏金鸭香濛濛。
鹦鹉唤迟梳洗晚,游丝扑蝶飞燕懒。
蕊粉染黄涂额好,赤心莫擘庭前枣。
虬须公子射麋归,坐觉雄心醉中老。
别起高楼连苑东,鸾弦凤竹几春风。
一自骅骝思故枥,门前芳草年年碧。
渊明昭旷人,韵高难适俗。
折腰肯为五斗米,三径归来理松竹。
千年何人为赏音,伯鸾之孙怀古心。
幽园日涉自成趣,手植佳木成清阴。
问公是中有何好,杖履婆娑不知老。
凉风月夕竹自笑,轻云春书花相恼。
鸿飞冥冥无弋网,万事不理醉醇酿。
忘机便是葛天民,高情真到羲皇上。
人生古今贵适意,两公解作一生事。
君不见平泉树石名九州,主人万里著穷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