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幽担笠访岩隈,香积随缘净饭开。
派自黄梅传钵后,山从白柰施园来。
方袍千指僧仪肃,清磬三声讲座回。
法乳总持归大德,曹溪云际望葳嵬。
寻幽担笠访岩隈,香积随缘净饭开。
派自黄梅传钵后,山从白柰施园来。
方袍千指僧仪肃,清磬三声讲座回。
法乳总持归大德,曹溪云际望葳嵬。
这首诗描绘了金粟寺的庄严与宁静之美。诗人以“寻幽担笠访岩隈”开篇,生动地展现了探访深山古刹的情景,仿佛引领读者一同踏入幽静的山林,寻找那份远离尘嚣的清净。接着,“香积随缘净饭开”,通过香积寺的典故,暗示了寺庙的法缘深厚,如同净饭佛般普渡众生,传递着佛法的温暖与慈悲。
“派自黄梅传钵后,山从白柰施园来。”这两句巧妙地将历史与自然融合,黄梅派是禅宗的重要分支,此处暗指佛法的传承;而“白柰施园”则象征着寺院周边的自然环境,山川草木皆有灵性,与佛法相得益彰。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金粟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风光,更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哲学思想。
“方袍千指僧仪肃,清磬三声讲座回。”这两句聚焦于寺内的僧侣生活与仪式活动,方袍代表僧人的身份,千指象征众多僧众的虔诚与修行,清磬三声则寓意着佛法的传播与教诲。这些细节描绘出金粟寺内庄严肃穆的氛围,以及僧人们在佛法道路上的不懈追求。
最后,“法乳总持归大德,曹溪云际望葳嵬。”这两句总结了金粟寺在佛法传承中的重要地位,法乳比喻佛法的滋养,总持意味着全面掌握佛法精髓,大德则是对高僧大德的尊称。曹溪云际望葳嵬,则进一步强调了金粟寺作为禅宗圣地的地位,与南宗禅的发源地曹溪遥相呼应,表达了对佛法深远影响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金粟寺环境、僧侣生活及佛法传承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宗教魅力和文化价值,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与佛法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橘柚贵素华,匪尚叶葳蕤。
凤凰苟成德,何用文章为。
秋霜日凛冽,白发秽光仪。
学道久未成,吾生将安归。
吁嗟尔君子,六经纵横施。
离骚多夸诞,变声蚤能知。
发愤事声色,神仙遑与期。
浩浩仲尼徒,德行臻庶几。
愿言诱狂简,弃我毋如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