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母灯光夜向阑,乾坤都在梦中间。
街头月好无人看,十二阑干相对闲。
云母灯光夜向阑,乾坤都在梦中间。
街头月好无人看,十二阑干相对闲。
此诗描绘了一幅夜晚静谧、梦境与现实交织的画面。首句“云母灯光夜向阑”以云母灯的微光映照出夜晚的宁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夜色的深沉。次句“乾坤都在梦中间”则将广阔的世界与个人的梦境联系起来,表达了宇宙与个体在梦中的融合,富有哲理意味。
接着,“街头月好无人看”一句,通过对比明亮的月光与街上无人欣赏的情景,突出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在忙碌生活中对自然美景的忽视。最后,“十二阑干相对闲”以阑干(栏杆)为意象,不仅描绘了空间的布局,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节奏,与前文的梦境、月光形成呼应,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夜晚、梦境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感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
刘郎收画早甚卑,折枝花草首徐熙。
十年之后始闻道,取吾韩戴为神奇。
迩来白首进道奥,学者信有髓与皮。
始知什袭但遮壁,牛马便可裹敝帷。
峨峨太平老寺主,白纱帽首无冠蕤。
武士后列肃大剑,宫女旁侍颦脩眉。
神清眸子知寡欲,齿露唇反法定饥。
世人见服似摩诘,不知六朝居士衣。
后人勿辄乱唐突,梁人笔法了可知。
道子见之必再拜,曹卢何物望藩篱。
本当第一品天下,却缘顾笔在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