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孤山未,因梅见物情。
南枝与北干,各自有枯荣。
春到孤山未,因梅见物情。
南枝与北干,各自有枯荣。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在孤山的景象,通过梅花的盛衰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循环与变化。诗人以“春到孤山未,因梅见物情”开篇,巧妙地将季节的变化与对自然万物情感的感知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富有哲理的意境。接下来,“南枝与北干,各自有枯荣”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地展示了梅花树上南枝与北干的不同命运,南枝可能繁花似锦,北干则可能枯萎凋零,形象地比喻了生命中的兴衰更替,寓意深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轮回、自然法则的感悟,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去年海南逢岁朝,鼓钲爆竹声通宵。
昨夕村沽集昆仲,雨止卧听风潇潇。
家居两纪尊行尽,病足无诣非宣骄。
高舂始兴诧晴旭,亭午晻曀旋调刁。
亲朋相过例吉语,天运如此吾何徼?
畏寒怀土积成癖,幸免冒冻趋大朝。
却怜吾髯十年长,耄及苦说今管萧。
上林全树讵汝借,捉置矧更朋鸾枭。
慈仁寺前列坐处,卅载追忆真春韶。
似闻双松历劫在,吾道硕果宁终消?
仲行之官叔不出,且共谈易听水之山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