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溪馆夜坐·其一》
《溪馆夜坐·其一》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古风

空阶草露泫,乍闻凉雨滴。

不觉池流入,潮痕添一尺。

残月印波光,遥遥荡孤石。

风林叶一声,恍若有人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溪馆中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情感的微妙波动。

首句“空阶草露泫”,以“空阶”点出环境的清幽,草露在月光下闪烁,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接着,“乍闻凉雨滴”,雨声打破了夜的寂静,带来一丝凉意,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不觉池流入,潮痕添一尺。”描述了雨水汇入池塘,水面轻微上涨的情景,通过“潮痕”这一细节,形象地表现了水位的变化,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残月印波光,遥遥荡孤石。”残月的光辉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与远处孤立的石头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宁静的氛围。这里的“荡”字,生动地描绘了月光与波浪相互作用的动态美。

“风林叶一声,恍若有人迹。”风吹过树林,树叶轻轻作响,这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远方传来的脚步声,引人遐想。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声响与人的活动联系起来,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感悟,以及在静谧夜晚中流露出的淡淡忧思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次韵仲平陈郎中孤山见梅用黄法曹旧韵

绿发朱颜日枯槁,心向梅花两倾倒。

谁知更有少陵翁,江上情多被花恼。

三年家住孤山下,玉树濒湖得春早。

山高有月韵最胜,水近无风香亦好。

凌霜我欲念花寒,对酒花应怜客老。

孤芳一别今几时,更恐山林迹如扫。

罗浮欲入梦成空,遗恨此生常草草。

醉挽芳条欲问谁,满挹清樽酹碧昊。

(0)

次韵子绍九日杜门

晚吹悲落叶,微云淡秋阳。

幽花趁佳节,绿酒生寒光。

秋物谁可人,木奴半青黄。

想当持两螯,与客荐一觞。

未须落乌纱,着屐登上方。

池边木芙蓉,亦足醉流芳。

醉辄遣坐客,醒复翻书囊。

心远门常开,足适屦可忘。

念我安得此,用卧秋日长。

衰年迫蹇嵼,病力难取勷。

昔与群少年,登山名跳梁。

醉中看茱萸,尚忆故态狂。

岁月挽不留,老大徒自伤。

但念拜东野,相从日寻常。

(0)

次韵季共月夜见怀竹坡用子绍韵·其十五

公哦新诗戛鸣玉,欲办陟釐须满屋。

谁遣蓝田丘壑人,来吹缑岭参差竹。

(0)

次韵孙子绍判院喜雨之作

丰隆欲鞭车,风伯不借便。

我欲讼风伯,云意亦复变。

帝命谁敢迟,民事那可缓。

油云始肤寸,崇朝忽瀰漫。

深忧轸渊衷,冻雨洗霜霰。

知谁挽银河,倾泻落天半。

喜气同雨来,孙郎语良健。

应怜占籍者,就食免流转。

天子坐法宫,斯民乐芳甸。

云山倘可寻,野水不辞乱。

幽人得新凉,妙作寄三叹。

君锋不可当,我复那能殿。

(0)

送苏元藻

苏侯新拜外台官,目送扁舟杳霭间。

我亦漫同千里月,天教饱看七州山。

欲知此别无穷恨,政坐相逢一笑闲。

携酒却来湖上寺,不堪重对小孱颜。

(0)

天真寺白拒霜

天上登云寺,人间白拒霜。

山僧方宴坐,魔女不施妆。

玉色宁非韵,冰姿不受香。

须当和月看,夜宿赞公房。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