绀珠尘未扫。幺禽啄后,碧螺痕小。
一捻圆匀,春出玉山香稻。
隽味青精漫拟,待糁入、羹汤还好。春又早。
红盐绿酒,者时情抱。
相看句漏云封,只乞米长安,甑尘闲笑。
旅食年年,依旧石田荒了。
尽把丹砂寄与,怕梦里、黄梁人老。乡信杳。
知他雁鸿多少。
绀珠尘未扫。幺禽啄后,碧螺痕小。
一捻圆匀,春出玉山香稻。
隽味青精漫拟,待糁入、羹汤还好。春又早。
红盐绿酒,者时情抱。
相看句漏云封,只乞米长安,甑尘闲笑。
旅食年年,依旧石田荒了。
尽把丹砂寄与,怕梦里、黄梁人老。乡信杳。
知他雁鸿多少。
这首《玉漏迟》词,由清代词人周之琦创作,以葛仙米为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宴饮图景。
词中以“绀珠尘未扫”开篇,以“碧螺痕小”、“一捻圆匀”等细腻笔触,描绘了葛仙米的形态与色泽,仿佛将读者带入了那片翠绿之中,感受着春的气息。接着,“春出玉山香稻”一句,不仅展现了葛仙米的香气,更寓意着春天的到来,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隽味青精漫拟,待糁入、羹汤还好”,词人通过想象,将葛仙米融入美食之中,不仅增添了食物的风味,也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随后,“春又早”、“红盐绿酒”等词句,进一步渲染了春日宴饮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热闹而温馨的场景之中。
“相看句漏云封,只乞米长安,甑尘闲笑”几句,词人以幽默的笔调,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过往的回忆,既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流露出对生活琐事的淡然。
最后,“旅食年年,依旧石田荒了。尽把丹砂寄与,怕梦里、黄梁人老。乡信杳。知他雁鸿多少”几句,词人通过对比“石田荒了”与“丹砂寄与”的情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整个词作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充满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