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有笔大如椽,党委都凭一手圈。
闻道时期方训政,何年始得有民权。
中枢有笔大如椽,党委都凭一手圈。
闻道时期方训政,何年始得有民权。
这首诗以“中枢有笔大如椽”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权力中心的影响力之大,如同巨笔一般,能够决定国家政策的走向。接下来,“党委都凭一手圈”一句,暗示了决策过程中的集中性和权威性,仿佛所有的政策制定都由一人掌控,体现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特征。
“闻道时期方训政”,这一句可能是在反思或描述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强调在那个时代,国家处于训政阶段,即通过教育和引导来治理国家,而非完全的民主统治。这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和社会治理模式的思考。
最后,“何年始得有民权”表达了对民主权利的渴望与期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民权尚未普及,人民的自由和权利受到限制。这句话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感慨,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憧憬,希望有一天能够实现真正的民权,让人民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参与国家治理的机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从集权到民权的转变过程,以及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追求。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和思考,也触及了历史变革的主题,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和人文价值。
许奉太夫人以往,欧迎大君子而行。
无惭当日四门祖,起敬同时六馆生。
反哺儿怜亲老大,将雏翁喜世升平。
刘诗未必如韩笔,聊见临歧折柳情。
环郭洞府多,所患在卑湿。
斯岩独虚敞,他境未易及。
穹如层屋构,广可百客集。
开窦送云出,扫壑延月入。
穴居倘堪谋,径欲老樵汲。
绝颠尤玲珑,苔磴不计级。
惜为僧所涴,飞栋缘嶪岌。
佞佛堕痴想,明鬼趋陋习。
遂令登眺者,欲往足若絷。
何当一燎空,尽见万仞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