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底通幽径,花阑亦逶迤。
柔条未经缚,棘刺乱钩衣。
树底通幽径,花阑亦逶迤。
柔条未经缚,棘刺乱钩衣。
这首诗描绘了园中漫步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首句“树底通幽径”,描绘了一条隐藏在树荫下的小路,引人探寻未知的美景。接着,“花阑亦逶迤”一句,以“逶迤”形容花栏的蜿蜒曲折,暗示了园中花卉的繁盛与布局的巧妙。
“柔条未经缚”一句,诗人以“柔条”比喻园中的嫩枝,强调了它们未经束缚的自然状态,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尊重和欣赏。“棘刺乱钩衣”则通过棘刺的尖锐与对衣物的伤害,反衬出园中环境的原始与野趣,同时也提醒人们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也要小心谨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园中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以及在繁忙生活中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一瓶颜色似甘泉,闲向新栽小竹前。
饮罢身中更无事,移床独就夕阳眠。
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梁。
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
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
忽然江浦上,忆作捕鱼郎。
月色荒城外,江声野寺中。
贫知交道薄,老信释门空。
露叶凋阶藓,风枝戛井桐。
不妨无酒夜,闲话值生公。
身非绝粒本清羸,束挂仙经杖一枝。
落叶独寻流水去,深山长与白云期。
树临丹灶寒花疾,坛近清岚夜月迟。
樵客若能随洞里,回归人世始应悲。
沿涉经大湖,湖流多行泆。
决晨趋北渚,逗浦已西日。
所适虽淹旷,中流且闲逸。
瑰诡良复多,感见乃非一。
庐山直阳浒,孤石当阴术。
一水云际飞,数峰湖心出。
象类何交糺,形言岂深悉。
且知皆自然,高下无相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