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君御极绍先皇,每以精神格彼苍。
漏下斋宫移月影,烟霏紫殿散天香。
群仙杂遝纷来下,百辟趍陪俨列行。
预想丰年歌圣德,东郊农事又相将。
圣君御极绍先皇,每以精神格彼苍。
漏下斋宫移月影,烟霏紫殿散天香。
群仙杂遝纷来下,百辟趍陪俨列行。
预想丰年歌圣德,东郊农事又相将。
此诗描绘了明朝圣君在祭祀时的庄严肃穆场景,展现了君主与天地沟通,祈求风调雨顺的情景。首句“圣君御极绍先皇”点明了君主继位,承继前代之业,肩负着延续王朝荣光的重任。接着“每以精神格彼苍”,表达了君主通过内心的虔诚与敬畏,向天祈求福祉的心愿。
“漏下斋宫移月影”描绘了夜晚斋宫中月光洒落的景象,月影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移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烟霏紫殿散天香”则进一步渲染了祭祀时的神圣气息,紫殿之上弥漫着香气,仿佛是天界的恩赐,增添了仪式的庄严感。
“群仙杂遝纷来下,百辟趍陪俨列行”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神仙与臣民们一同参与祭祀的壮观场面,群仙自天而降,百官恭敬地排列两侧,共同见证这一神圣时刻。
最后,“预想丰年歌圣德,东郊农事又相将”表达了对君主德政的期待,预想在君主的英明领导下,国家将迎来丰收之年,农事活动也将有序进行,体现了对君主治国理政能力的高度信任与期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祭祀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君主与民众共同祈福、期盼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君权神授、天人合一思想的深刻理解与实践。
上书不踏金华省,苍头瘦马冲沙冷。
拔剑不割金门肉,老寺残僧铛折足。
姑山草堂天下重,松菊东篱阅晋宋。
园宅全因宾客荒,才名未逐风尘用。
嵚寄历落谁能嗤,烟波五湖足钓丝。
秦淮垂柳楚州雪,病夫吟眺恒相期。
重逢酒楼下,色定还惊疑。
浩荡江海人,何意来京师。
门巷疏花掩深酌,高城鼓角寒星落。
总教世事属青云,但爱吾徒有丹壑。
拂袖长辞骠骑府,脱粟安用公孙阁。
卢龙叶堕边霜来,江南林涧还秋苔。
知裘日暮何为哉,芒鞋竹杖无氛埃。
留君不住羡君去,萧萧易水挥残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