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虞氏兄弟》
《寄虞氏兄弟》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一身兼抱百忧虞,忽忽如狂久废书。

畴昔心期俱丧勇,此来腰疾更乘虚。

久闻阳羡安家好,自度渊明与世疏。

亦有未归沟壑日,会应相近置田庐。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ìxiōng
sòng / wángānshí

shēnjiānbàobǎiyōukuángjiǔfèishū

chóuxīnsàngyǒngláiyāogèng

jiǔwényángxiànānjiāhǎoyuānmíngshìshū

yǒuwèiguīgōuhuìyìngxiāngjìnzhìtián

翻译
身心承载着众多忧虑,我仿佛疯狂般许久不读书。
昔日的勇气和决心都已消磨,这次腰痛又加重了虚弱。
长久听说阳羡是个安居的好地方,自己也觉得像陶渊明那样与世隔绝。
即使有朝一日回归自然,也会在附近找个安静的居所。
注释
一身:全身。
兼抱:同时承受。
忧虞:忧虑。
忽忽:恍惚。
如狂:像发疯一样。
久废:长时间停止。
畴昔:往昔。
心期:心中的期望。
俱丧:全部丧失。
腰疾:腰部疾病。
乘虚:加重虚弱。
阳羡:古代地名,今江苏宜兴一带。
安家:安居乐业。
自度:自我衡量。
渊明:陶渊明,东晋隐士。
未归:未来回归。
沟壑:指死亡。
日:日子。
置田庐:购置田地房屋。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题为《寄虞氏兄弟》。王安石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思念。

"一身兼抱百忧虞,忽忽如狂久废书。"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承担着重重忧愁,心情激荡,如同狂风一般,长时间未能静下心来写作。这不仅反映了王安石个人的心理状态,也象征着他面对的政治和社会问题。

"畴昔心期俱丧勇, 此来腰疾更乘虚。"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过去的抱负和勇气如今已所剩无几,而现在又遭受身体上的困扰,尤其是腰部的疾病,让他的身心都感到虚弱。

"久闻阳羡安家好,自度渊明与世疏。" 这两句诗中,王安石提到他长期听闻虞氏兄弟在阳羡(今江苏宜兴)生活安稳,而自己则感到与世俗的隔阂,引用了古代高士魏晋时期的隐逸渊明(即嵇康),表达了诗人对于淡泊名利、隐居山林的向往。

"亦有未归沟壑日,会应相近置田庐。" 最后两句诗则透露出诗人虽然目前尚未能够脱身世俗,但心中仍然有着归隐田园的愿望,并希望与虞氏兄弟在不远的将来能相聚于田园之中。

整首诗通过王安石个人生活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于理想人生与现实困境之间的矛盾,以及他们对于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大云山歌

湘山之高云山高,朱鸟回翮蟠云翱。

群仙握符顾九寓,翩然来下挥旌旄。

我闻石笈金扃在峰顶,绿苔不掩珠光炯。

迩来六百四十六春秋,紫金液老三花鼎。

鼎里刀圭人不识,悬待其人烹太极。

静如止水㬉如云,即此金壶贮春色。

我欲从之君许否,愿酌红泉为君寿。

松云萝月数峰前,玉露凝香挹天酒。

(0)

读指南集二首·其一

绛节生须抱璧还,降笺谁捧尺封闲。

沧波淮海东流水,风雨扬州北固山。

鹃血春啼悲蜀鸟,鸡鸣夜乱度秦关。

琼花堂上三生路,已滴燕台颈血殷。

(0)

洗砚

岁久微凹聚墨痕,池边洗处看鱼吞。

临流忽触兴亡感,铜雀台倾片瓦存。

(0)

菩萨蛮.中秋

纤云散尽蝉声歇。一杯自酹团圆月。人在小层楼。

星河处处秋。阑干清影满。光近嫦娥远。

来岁复如何。去年风雨多。

(0)

眼儿媚.江上

石头城畔酒家寒,不忍倚雕栏。

僧楼残照,女墙新月,如此江山。

向人话到苍茫事,心事与秋残。

几家歌舞,万家烟火,犹是人间。

(0)

庚申正月十三夜立春·其二

痴未能除早绝贪,此生端合住茅庵。

岂无松竹梅三友,祇有诗书画一龛。

瑞现昙花都是幻,味寻谏果要回甘。

今宵谁共谈风月,默数星辰看斗南。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