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红尘马首翻,眼中不改旧颓垣。
征夫引躅犹穿巷,稚子迎欢正及门。
襆被几时淹驿路,衣冠明日叩天阍。
往来敢惮关河险,得遂私情是主恩。
十里红尘马首翻,眼中不改旧颓垣。
征夫引躅犹穿巷,稚子迎欢正及门。
襆被几时淹驿路,衣冠明日叩天阍。
往来敢惮关河险,得遂私情是主恩。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入都城》描绘了诗人进入繁华都城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十里红尘马首翻”,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都城街道上车水马龙、尘土飞扬的景象,马蹄翻飞,显示出城市的热闹与活力。然而,“眼中不改旧颓垣”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怀旧之情,即使在繁华之中,仍能看见昔日的残垣断壁,暗示着世事变迁。
接下来的两句“征夫引躅犹穿巷,稚子迎欢正及门”,通过征夫行色匆匆和孩童欢声笑语的对比,展现出都城生活的忙碌与生机。旅途劳顿的征夫还在穿街过巷,而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则满怀期待地迎接诗人,形成鲜明的画面。
“襆被几时淹驿路,衣冠明日叩天阍”表达了诗人旅途的艰辛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行李长久滞留于驿站,明日即将带着疲惫的身躯去叩响朝廷的大门,寻求上达天听的机会。
最后两句“往来敢惮关河险,得遂私情是主恩”,诗人表示尽管道路艰险,但为了实现个人抱负,他并不畏惧,能够达成个人心愿,他认为这是君主的恩赐。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都市风貌的描绘,又有个人志向的抒发,体现了明朝士人入京求官的典型心态。
滔滔生死事,谁与问苍天。
千古都如是,何人能不然。
圣贤归土壤,父子此山川。
丰镐君臣改,海桑陵谷迁。
移龄通帝梦,埋骨启牛眠。
木客游吟惯,祠官步履邅。
龙鳞攒树瘿,银字画蜗涎。
樵路藤萝覆,祝碑屃赑缠。
五经光日月,九转闷神仙。
风雨二陵暮,骏奔万世虔。
于昭时陟降,灵草代筳篿。
钟鼓车徒散,客涕洒西烟。
四分戎菽六胡麦,关里储粮千万石。
迢递输军用百车,山关尽日闻鞭策。
官骡苦瘦民骡肥,官车苦敝民车泽。
民车已过伊吾西,官车踯躅敦煌碛。
热风瀚海百疫生,冻雪阴山三伏积。
运粮人畜还食粮,去日千钧到时百。
花门出没昭莫多,更恐饥来肉不择。
艰难暂饱古城军,深秋或者粮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