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诸生官拱微为龙池先生子戊午自镛访余北归五绝送之余辛卯令镛拱微始生今始称诸生也·其一》
《诸生官拱微为龙池先生子戊午自镛访余北归五绝送之余辛卯令镛拱微始生今始称诸生也·其一》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二十年前宰割初,书生犹自漫兴除。

樗木自㜞为世顾,幸以先公纪政书。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林熙春所作的《诸生官拱微为龙池先生子戊午自镛访余北归五绝送之余辛卯令镛拱微始生今始称诸生也》的第一首。诗中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后辈成长的欣慰。

首句“二十年前宰割初”,描绘了二十年前的场景,仿佛在说二十年前的某次重要事件或决策刚刚开始。这里的“宰割”可能隐喻着重大决策或行动的开始,给人以历史感和深远的思考。

接着,“书生犹自漫兴除”,转而描述了作为书生的自己,在面对这样的重大事件时,仍然保持着一种轻松、自由的心态去应对。这既是对个人态度的展现,也是对当时环境的一种侧面反映,或许暗示着当时的氛围较为宽松,给予了人们一定的自由度。

“樗木自㜞为世顾”,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樗木”,这是一种看似无用的树,但仍然被世人所顾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虽平凡却仍受到关注的自我认知,同时也暗含了对社会对个体价值的认可与期待。

最后一句“幸以先公纪政书”,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记录并传承前辈政绩的幸运与自豪。这不仅体现了对前辈的敬仰,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身责任的深刻认识——即通过记录历史,传承智慧与经验,为后人提供指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个人的成长以及对历史、前辈的尊重与传承,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哲思。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新裁道帽示帽工

故帽提携二十霜,别裁要作退居装。

山人手段虽难及,老子头围未易量。

花插露沾那暇惜,尘侵鼠啮却须防。

裹时懒复呼儿问,一匣菱花每在傍。

(0)

道室戏咏

道身隐太华,壮岁客青城。

采药何辞远,烧丹久未成。

傅生已醉死,韩子得狂名。

犹有残诗在,他年遗后生。

(0)

游凤皇山

穷日文书有底忙,幅巾萧散集山堂。

一樽病起初浮白,连焙春迟未过黄。

坐上清风随麈柄,归途微雨发松香。

临溪更觅投竿地,我欲时来小作狂。

(0)

游云门诸兰若

花过木阴合,溪云生莫凉。

牛行响白水,鹭下点青秧。

古寺宛如昔,稚松森已行。

耆年不下榻,童子为烧香。

(0)

晚步门外散怀二首·其一

大千沙界一浮沤,成坏元知不自由。

寓迹个中谁耐久,问君底事不归休。

春陂欲雨黄鸦闹,晚渡无人白犊浮。

七十之年何啻足,戏凭药物小迟留。

(0)

寄题栝苍陈伯予主簿平楚亭

琵琶洲上暮山奇,五十馀年役梦思。

与子定交虽可乐,念身垂老亦成悲。

远游倦似风枝鹊,愁思多于茧盎丝。

安得往寻平楚约,一樽相属醉题诗。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