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经游息右军庄,每叹萧然草树荒。
世事浮云多变幻,人间名胜有兴亡。
鼎新台榭风流在,坐对鹅群意绪长。
洛下耆英方作社,黄庭写罢墨花香。
几经游息右军庄,每叹萧然草树荒。
世事浮云多变幻,人间名胜有兴亡。
鼎新台榭风流在,坐对鹅群意绪长。
洛下耆英方作社,黄庭写罢墨花香。
这首明代俞寰的《重修观鹅亭应秦从川封君》诗,描绘了诗人重修观鹅亭后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首句“几经游息右军庄”,点明地点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右军)的旧居,暗含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敬仰。接着“每叹萧然草树荒”一句,表达了对自然景观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惋惜。
“世事浮云多变幻,人间名胜有兴亡”两句,将个人情感上升至对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的深刻理解,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历史的深邃思考。接下来,“鼎新台榭风流在,坐对鹅群意绪长”描绘了重修后的亭台楼阁依然保持着昔日的风采,诗人面对鹅群时心情悠长,既是对自然美景的享受,也是对生活宁静与和谐的向往。
最后,“洛下耆英方作社,黄庭写罢墨花香”两句,以洛阳的耆老聚会作比,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同时“黄庭写罢墨花香”则暗示了书法艺术之美,整个画面充满了文化气息与艺术氛围。
综上所述,此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与感慨,更蕴含了对历史、文化、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暑往钟山阿,岩幽清兴多。
薰风自南发,森松鸣弦歌。
玄猿啸白日,丹凤巢桐柯。
灵芝秀深谷,祥云盛嵯峨。
树隙观天碧,天青似绿荷。
迥间樵采木,曲涧沿珠螺。
鸟乐山深邃,予欢颜亦和。
野人逢问处,乐道正婆娑。
亭亭松柏树,结根幽涧隈。
高标拂云日,直干排风雷。
曾经匠石顾,谓是梁栋材。
明堂未构架,厚地深栽培。
荧星入天阙,武库一朝灾。
搜求到栎朴,谷赤山城垓。
般尔死无人,钩绳付舆台。
路阻莫自致,弃之于草莱。
天寒斧斤集,岁莫空摧颓。
三光无偏照,四气有还回。
斲丧在须臾,成长何艰哉。
孰知真宰意,怅望使心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