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松柏树,结根幽涧隈。
高标拂云日,直干排风雷。
曾经匠石顾,谓是梁栋材。
明堂未构架,厚地深栽培。
荧星入天阙,武库一朝灾。
搜求到栎朴,谷赤山城垓。
般尔死无人,钩绳付舆台。
路阻莫自致,弃之于草莱。
天寒斧斤集,岁莫空摧颓。
三光无偏照,四气有还回。
斲丧在须臾,成长何艰哉。
孰知真宰意,怅望使心哀。
亭亭松柏树,结根幽涧隈。
高标拂云日,直干排风雷。
曾经匠石顾,谓是梁栋材。
明堂未构架,厚地深栽培。
荧星入天阙,武库一朝灾。
搜求到栎朴,谷赤山城垓。
般尔死无人,钩绳付舆台。
路阻莫自致,弃之于草莱。
天寒斧斤集,岁莫空摧颓。
三光无偏照,四气有还回。
斲丧在须臾,成长何艰哉。
孰知真宰意,怅望使心哀。
这首诗名为《松柏》,作者刘基以元末明初的视角,通过对松柏的形象描绘,寓言了人生的沉浮与命运的无常。诗中,松柏扎根于幽深的涧谷,高耸入云,象征坚韧不屈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它们曾被匠石视为栋梁之材,预示着被期待的重用,然而明堂未建,它们却遭遇火灾,被搜寻出来后又遭废弃,无人问津。
诗人通过松柏的命运转折,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社会变迁的感慨。他感叹时光易逝,才华被轻易摧残,而自然法则中四季轮回,光明终将回归。最后,诗人反思造化之主的意图,不禁心生哀伤,感叹人生际遇的无常和不易。
整首诗语言凝练,寓意深远,借松柏之兴衰,寓言世间人事,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