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遇金华老牧羊,囊收六合一毫芒。
何时再入西湖路,对榻张灯话武昌。
亲遇金华老牧羊,囊收六合一毫芒。
何时再入西湖路,对榻张灯话武昌。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诩所作的《次韵答柳汝澜》。诗中以“金华老牧羊”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典故,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接着,“囊收六合一毫芒”一句,既展现了诗人的博学多才,又寓意着友谊的珍贵如同珍藏的宝物,值得细细品味。
“何时再入西湖路,对榻张灯话武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重逢的期待,以及两人共叙旧情的美好愿景。西湖路、武昌等地名,不仅增添了地域色彩,也寄托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相聚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含蓄,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梦程雁后,诗思花前,阑岁新饯。
惨绿年华,春盎镜中真面。
立雪苍茫邀鹤守,盘松夭矫款龙儿。
费销凝、是临风岸帻,晚笳催遍。
问窈渺、骚心谁会,无数峰青,江上人远。
技比雕虫,识字子云同叹。
非色非空风味在,闲云闲雨文章贱。
振天声,好探骊懦弦千变。
红闺翠线。但绣得病鸳,青鸾天远。
怕听好音,两两春禽鸣春苑。阑干万里东风怨。
剩一把、杨丝零乱。杏花飞后,归来燕子,谢家庭院。
曾见。银蕤冷锁,锦鞯暗、下叩琼扉葱茜。
梦浅恨深,啼轻花心流莺换。从今妾面羞郎面。
奈重睹、柔肠先转。瘦人天气愔愔,画檐昼暖。
修竹茅庵,疏灯禅榻,当时曾下南州。
又江湖去也,听夜雨孤舟。
莫重认、荒菭断石,美人何在,云散风流。
想黄絁入道,十年一梦红楼。
玉梅万树,酹香魂、西子湖头。
算花月因缘,人天慧福,难得双修。
小劫华鬘过了,情禅破绮恨都收。
祗香光多事,飞鸿残雪痕留。
记个人初见,对著东风,把袖言愁。
特唤起江郎,恨事为拈赋笔,竟不能休。
题残百纸凄怨,暄景变清秋。
尽收拾新篇,装成小本,待寄红楼。
笑书生寒乞,欠碧玉黄金,此是缠头。
签题须郑重,有风流一老,能作银钩。
毛公近推长句,凭仗压江洲。
文字倘传留,濡毫拂砚吾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