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思三五年前事,箫剑飘零。词赋纵横。
博得人间薄倖名。而今已醒江湖梦,酒怕微酲。
歌也愁听。一卷心经忏此生。
回思三五年前事,箫剑飘零。词赋纵横。
博得人间薄倖名。而今已醒江湖梦,酒怕微酲。
歌也愁听。一卷心经忏此生。
这首《采桑子》是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潘飞声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人生感慨,展现了词人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反思。
“回思三五年前事”,开篇即以回忆的方式,将读者带入词人的内心世界,唤起对往昔时光的追忆。“箫剑飘零”、“词赋纵横”,生动地描绘了词人年轻时的豪情与才华横溢的形象,仿佛在述说着那段充满激情与梦想的青春岁月。“博得人间薄倖名”,则转折笔锋,揭示出词人在世间的遭遇并非皆如所愿,或许有过一些遗憾与不如意,但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他独特的个性与人生观。
“而今已醒江湖梦”,词人似乎从过去的迷梦中觉醒,意识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开始审视自己的人生轨迹。“酒怕微酲”、“歌也愁听”,进一步表现了词人面对现实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忧愁。“一卷心经忏此生”,最后以佛教的修行方式,表达了词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与自我救赎的愿望,暗示着他在寻求心灵的平静与解脱。
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凝练,通过对比与转折,展现了词人从青涩到成熟的心路历程,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悟。
哑然一笑,甚功名争竞!杖履归山亦天幸。
想当年薄宦,羊石浮沈。遭坎壈,惟有乐天知命。
有时招伴侣,拈韵敲诗,亦自饶余老年兴。
搔首望昆明,满目牢愁。伤心处,战云无定!
为甚事干戈日鏖争,归隐谢时人,薜萝山径。
拨愁几度拈吟笔。愁多笔难料理。
逝水华年,看天白眼,掩抑低徊如此。此间秾李。
有十索丁娘,李波妹子。
取次花丛,懒将回顾有如此。无端天与臣里。
恁春光晼晚。娇姹红紫。
锦幕虚凉,朱幡黯淡,蜂蝶也知徙倚。卿卿尔尔。
尚百日清斋。太常如水。一任花枝,笑人眠共起。
更耽搁、芦花偎絮。燕子楼台,柳条门户。
暮雨宵小,那是才唱,奈何许。
劝君行矣,莫怅暮天云树。
树解甚么来,会做出、多情如此。日暮。
征鸿不见,只见鹧鸪无数。
难行得也,算多谢、这番分付。
汝也不合出山来,替人去、声声为主。
剩只有蛮笺题字,言愁覼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