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赠华阳洞隐者》
《寄赠华阳洞隐者》全文
元 / 薛玄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归去华阳古洞天,高情萧爽绝凡缘。

牵萝石壁书红叶,散发云林卧紫烟。

长史玉经何日降,隐居真诀至今传。

江东却拟寻君去,合景回风问上玄。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薛玄曦的《寄赠华阳洞隐者》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诗中描绘了一位隐者远离尘嚣,栖身于华阳古洞的宁静生活场景。

首句“归去华阳古洞天”,开篇即点明了隐者所居之地的神秘与古老,仿佛引导读者穿越时空,步入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幽静世界。接下来,“高情萧爽绝凡缘”一句,进一步刻画了隐者超脱世俗、心境高远的形象,他与凡尘的联系似乎已被斩断,心灵得到了彻底的净化与自由。

“牵萝石壁书红叶,散发云林卧紫烟”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者的生活细节。他或许在石壁上题写诗句,或是在云雾缭绕的山林间悠闲地躺着,与自然融为一体,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样的画面,既富有诗意又充满禅意,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和谐。

“长史玉经何日降,隐居真诀至今传”两句,表达了对隐者智慧与修行的敬仰之情。长史玉经,可能指的是某种珍贵的典籍或修炼之法,而“何日降”则暗示了这种知识或技艺的难得与珍贵。同时,也强调了隐者的修行成果至今仍在流传,影响深远。

最后,“江东却拟寻君去,合景回风问上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者生活的向往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诗人想象自己将前往江东寻找这位隐者,一同在山水之间探寻宇宙的奥秘,寻求心灵的升华。

整首诗通过对隐者生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更传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与精神自由的向往。薛玄曦以清新脱俗的语言,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深邃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介绍

薛玄曦
朝代:元   字:玄卿   号:上清外史   籍贯:河东   生辰:1289—1345

(1289—1345)河东人,徙居贵溪,字玄卿,号上清外史。道士。年十二入道龙虎山,师事张留孙、吴全节。仁宗时荐授大都崇真万寿宫提举。顺帝至正初,授弘文裕德崇仁真人,佑圣观住持,兼领杭州诸宫观。玄曦负才气,倜傥不羁,善为文,尤长于诗。有《上清集》。
猜你喜欢

挽古心淳上人

饮尽杯中物,西游竟不归。

孤坟谁挂剑,老泪独沾衣。

夜月疑禅幻,春云想锡飞。

东林诗社在,寂寞似君稀。

(0)

浪淘沙.晚秋病中述怀

窗里夕熏残。窗外寒山。沈郎不耐客衣单。

多病伴愁愁伴我,我病相搀。窗外雨声潺。

窗里凭拦。才看春去又秋还。

还去都归天上也,留恨人间。

(0)

洞仙歌.七夕立秋

明河此夜,隐隐微云掩。织女皇姑又相见。

问千年嘉会,乌鹊填桥,谁怂恿、不遣灵期汗漫。

楼中人叹绝,况值迎秋,一叶梧桐落阶畔。

正念远伤离,那得闲心,拈素缕、鸳针双穿。

想荡子、回头望双星,也暗暗蹉跎,凉暄潜换。

(0)

一丛花.用张子野韵

生平途较阮公穷。何物抵愁浓。

香来略似垂丝柳,更拖烟、杏雨濛濛。

麾去不遥,唤来便至,防煞更无踪。

春冰化水已溶溶。幽郁好教通。

延欢送恨浑无计,若寒夕、遮断帘栊。

那似柳绵,一当春晚,吹尽任东风。

(0)

谒金门.和冯延巳韵

晨睡起。倦眼微瞤秋水。且散娇慵春径里。

露桃开几蕊。亸态风前如倚。扑乱杨花斜坠。

正忆桐庐人未至。蛛丝轻送喜。

(0)

浣溪沙.春闺三首·其七

情思恹恹厌袜罗。起来红日玉台多。

关心残梦怎腾那。

瘦损腰围如弱柳,梳成髻子是翻荷。

当窗自惜态娥娥。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