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如金粟一丝悬。渐似玉芝鲜。
风吹忽变芙蓉朵,喜心小,不作青烟。
春色泥人,殷勤并蒂,膏火莫相煎。
难明不必恨秋天。自有夜光妍。
泪珠滴滴成红豆,欲穿起、寄与婵娟。
山路远长,因君报喜,泣尽复嫣然。
初如金粟一丝悬。渐似玉芝鲜。
风吹忽变芙蓉朵,喜心小,不作青烟。
春色泥人,殷勤并蒂,膏火莫相煎。
难明不必恨秋天。自有夜光妍。
泪珠滴滴成红豆,欲穿起、寄与婵娟。
山路远长,因君报喜,泣尽复嫣然。
这首《一丛花·烛花》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此词以烛花为题,描绘了烛花从初生到绽放的过程,以及其在春风中的变化,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情感的细腻感受。
词中“初如金粟一丝悬”,开篇即以金粟喻烛花初生时的娇小与珍贵,形象地描绘出其细小而金黄的形态,如同悬挂在枝头的金粒,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接着,“渐似玉芝鲜”一句,进一步描述了烛花的成长过程,比喻其逐渐变得像玉芝一样鲜亮,不仅颜色更加鲜艳,而且生命力也愈发旺盛。
“风吹忽变芙蓉朵,喜心小,不作青烟。”这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烛花在风中摇曳的姿态比作芙蓉花开,既表现了其轻盈与美丽,又暗示了生命短暂而美好的特质。同时,“不作青烟”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不被轻易消逝的渴望与珍惜。
“春色泥人,殷勤并蒂,膏火莫相煎。”这里通过春色、并蒂莲等意象,进一步深化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珍视之情。春色的温暖与生机,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并蒂莲的和谐与美满,则寓意着爱情的美好与永恒。同时,提醒人们不要让贪婪或欲望破坏这份美好,表达了对纯洁情感的守护。
“难明不必恨秋天。自有夜光妍。”这一句转而表达了一种超越季节限制的情感态度。即使面对秋天的萧瑟,也不必感到遗憾,因为还有夜光的美丽。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更是对内心情感的寄托,强调了即使在逆境中也能发现美好,保持乐观与希望的态度。
最后,“泪珠滴滴成红豆,欲穿起、寄与婵娟。山路远长,因君报喜,泣尽复嫣然。”这一段以红豆象征相思之情,表达了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与期待。即使路途遥远,也要传递喜悦的消息,即使泪水干涸,心中那份爱意依然如初,充满了深情与坚韧。
整首词通过对烛花生长过程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美好情感的深切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及自然之美的深刻思考与赞美。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为丰富和生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的艺术造诣。
紫袍金带归来早,高卧旧江乡。
羡汝东溪溪水上,风烟好、乔木苍苍。
隔断红尘,坐移白日,一曲沧浪。长安数载相望。
秋日送归航。我欲留君君不住,故园远、乡话偏长。
无限青山怀抱,空惭白首岩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