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下争拿画桨摇。水痕不觉透红绡。
月明相顾羞归去,都坐池头合凤箫。
柳下争拿画桨摇。水痕不觉透红绡。
月明相顾羞归去,都坐池头合凤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在柳树下与人争拿画桨,摇曳生姿。水波不惊,却透过了红色的轻纱,显示出一种柔和而细腻的情感。月光之下,相视之间,带着几分羞涩归去。在池塘边坐合凤箫,这是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
诗中运用了一些古典美学的元素,如柳树、水痕、红绡、月明等,都带有一定的意象意义。通过这些细节,诗人展现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感受以及内心的情感流动。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描写生活场景却又不失诗意,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怀。
县官渔海鱼不登,捐以予民鱼乃复。
一物丰耗皆有道,大抵天心怜不足。
先生手持尺二槐,教养专为周王来。
旦旦升堂说书罢,只恐廪饩生尘埃。
池针卖钱补司计,此是从来学宫例。
今年张网牵紫鳞,鱼出钱归称数倍。
青衿摩腹谈经史,笑谓东池昔无此。
岂识先生东海头,一竿不数任公子。
吾闻县官渔海鱼不出,捐以予民鱼乃复。
天之生物岂无意,殆欲怜贫补不足。
吾家元无二顷田,卒岁何人分半菽。
小园自幸有馀地,背负经书力锄斸。
年来种植类橐驼,随手高低便新绿。
魁然反芋塞区肥,无数桃梅压枝熟。
既收弄暖开须麦,又摘多穰过拳粟。
虽无蓄积累瓶盎,采摄犹能饫肠腹。
天於此圃非偶然,坐作山居野人禄。
吾庐吒穷巷,有酒无佳客。
年年家酿香,延首定攀忆。
分持远相遗,岂问杯杓窄。
所贵明月前,共此一尊色,去年冬苦寒,雪水填四泽。
瓮面蚁不浮,弱糟无劲力。
瓶罂贵洁清,而器不亲涤。
泥封意虽勤,审视颇无则。
如闻近所往,恶味同食檗。
恨无醇德将,非缘逾日昃。
大类献空笼,报赐烦双璧。
想当设肴饵,清兴随太白。
流涎不及味,顾我岂逃责。
我贫如陶侃,每蒙邻舍德。
墙头有馀惠,不敢自专得。
今复再分献,庶以补前慝。
愿公领微衷,毕此无馀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