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四首·其三》
《颂古四首·其三》全文
宋 / 释道昌   形式: 偈颂  押[元]韵

光非照境境非存,光境俱忘复是痕。

百鸟不来春已老,落华流水绕江村。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昌所作的《颂古四首》中的第三首。它以简洁的语言探讨了光与境的关系,以及自然景象中蕴含的哲理。

首句“光非照境境非存”表达的是光并非仅仅照亮环境,环境的存在也不依赖于光的照射。这里暗示了光与境的相互独立,同时也揭示了万物相对性的一面,即没有固定的实体可以孤立存在。

次句“光境俱忘复是痕”进一步深化这一思想,当光和境都被忘记,不被感知时,它们留下的痕迹仍然存在,可能是指心灵的体验或感悟,超越了具体的物质世界。

后两句“百鸟不来春已老,落华流水绕江村”描绘了一幅春天消逝、万物凋零的画面,鸟儿不再飞来,落花随流水漂泊,环绕着江边的村庄。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寓含了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光境的描绘,引导读者思考存在的本质和时间的无情,体现了禅宗崇尚的空灵境界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释道昌
朝代:宋

释道昌(一○八九~一一七一),号月堂,又号佛行,俗姓吴。霅之宝溪(今浙江吴兴)人。年十三祝发,逾二年谒妙湛于道场寺,悟彻。于是以遍参为志,游淮楚湖湘间,依长灵卓、保宁玑、圆悟勤诸大宗师。年二十三归省妙湛于净慈寺,俾掌藏为众说法。又补穹窿瑞光,迁育王。高宗建炎中退席。绍兴初居间中大吉,徙秀峰龟山,移金陵蒋山,奉旨擢径山灵隐。三十一年(一一六一),退藏灵泉。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四),主临安府净慈寺。七年卒,年八十三。为青原下十四世,雪峰妙湛思慧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猜你喜欢

望蒲海

鞟壁重重勺水难,蓦教蒲海动波澜。

苍茫远与山吞吐,广袤浑如路汗漫。

可有舟航通利济?更无鳞甲长荒寒。

几时照澈天山月,濯足来看白玉盘。

(0)

乌兔水途次阻风,简徐雨田二首·其一

传闻乌兔水,地接十三房。

坤路潜相结,雄风蠢尔狂。

沙痕时滉漾,山势欲低昂。

倘藉吹嘘力,扶摇万里翔。

(0)

晚宿格子烟墩

百余里外未逢村,沙路迟迟问远墩。

日暮途遥频驻马,更深店闭懒开门。

浊沽漫觅三杯醉,残梦为寻一席温。

喜得新泉非苦水,茶余客话且同论。

(0)

西陬牧唱词二十六首·其四

五行葬法岂天真,无奈番僧法力神。

薄俗于今涵孝治,草青时有祭先人。

(0)

由赤金湖至赤金峡抵玉门县宿

披沙丽水讵堪寻,湖峡犹然号赤金。

尽日轮蹄走戈壁,几家烟火傍嵚崟。

荒原夏月无青草,独树残阳有怪禽。

忽听谯楼吹觱栗,旅怀枨触倍难禁。

(0)

题仙姑庙四首·其一

黑水波翻憾未填,梁成恰值道成年。

娲皇也是人间女,鍊石还闻手补天。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